夕阳西下的村口老树下,“嘭嘭跷、嘭嘭跷”的,不过几记疏朗的鼓声和简板声,却节韵隐然,孩子们呼朋引伴地跑来,挨着渔鼓艺人围成一圈坐下;得了闲暇的农人和主妇们也趿着鞋、端着矮凳来了。渔鼓艺人估摸着人来得差不多了,清一清嗓子,挺直了脖颈唱起来,苍凉质朴的曲调,间着鼓声和简板声,悠悠荡荡地飘在乡野葱郁而静谧的暮气之间……只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在温州闽南语区生活过,就不会不知道渔鼓,听过渔鼓的人,就不会忘记这样的场景。
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记载:“渔鼓,裁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渔鼓制作简单,用竹子为筒,猪膋俗称板油,就是附粘在猪内脏上的那部分脂肪,取脂肪上覆着的薄膜蒙在竹筒一端的口子上;再截取一段竹子劈开做成简板。竹子中空,而猪膋膜很薄,发出的声音显得沉郁内敛;竹制的简板相击声音清脆利落;表演时,艺人一手击渔鼓,一手合击简板,和声而歌。
渔鼓乐器
温州地区的渔鼓,只用闽南语表演,因而只风行于闽南语区域。早年,渔鼓曾是市井和乡村繁荣的装饰品,行走在温州闽南语区域,时常会与渔鼓不期而遇,尤其是庙会之类的活动,街巷和村头总少不了渔鼓表演。在温州地区,渔鼓表演一般分为堂唱和门头唱两种。堂唱,就是被请去登堂入室地唱,当然,表演场地不限于厅堂,多是在黄昏大家得了空闲时,择一块空阔之处;请艺人来堂唱,要专门给钱并供应饭菜点心,远来的艺人还要安排住宿。门头唱,顾名思义,就是挨家挨户地唱;在乡间多是一个家族住一爿大屋,门头唱的艺人就在大屋中的空坦上表演,从各家各户换一点米粮和零钱。杨化念老师因为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丧失劳动能力,所以从小家人就让他学习渔鼓——以此获得生存技能,现在,他是温州渔鼓非遗项目省级传承人。
温州渔鼓非遗项目省级传承人杨化念
渔鼓艺人们把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当做渔鼓始祖。据说张果老手上拿的道具就是渔鼓,他的伙伴曹国舅拿的笏板是当简板用。张果老击着渔鼓到处游走,劝说世人从善避恶,于是就有了“道情”表演。最早的渔鼓是用鱼皮蒙面的,所以叫做渔鼓。
八仙之张果老
为了探访渔鼓的故事,我们前往温州平阳县,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周家脩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勤劳智慧的祖辈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延续的文化财富,经历世代变迁,依然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中,渔鼓是从民间培育出来的一朵艺术之花,是几百年来的曲艺文化的结晶,即便已经式微,我们会继续尽最大能力保护、抢救渔鼓,因为渔鼓也是我们的文化标识——我们的根。
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周家脩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