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是现在中国还一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和经常使用的乐器,唢呐的普及度一直到现在还是很高,它可以算是为数不多的从古时候“火”到现在的一个传统乐器了。提到唢呐大家应该都会情不自禁的挂上笑容,毕竟唢呐在生活中带来的快乐可是不少。
唢呐的身体虽然是小巧玲珑的,但是它内心确是蕴含了巨大的能量啊,基本算是唢呐一响整条街都知道了。所以从古至今唢呐也都已声音大著称,毕竟能比它的声音还大的乐器也是不多了,更何况人家还有一个小巧的身体,土家族也给唢呐起了一个称号“响匠师傅”。
唢呐虽然被称作中国的传统乐器,但是其实唢呐并不是中国的本土乐器,而是在公元前三世纪从波斯和阿拉伯一带地区传入中国的。唢呐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它声色明亮,声音穿透力极强。一个类型的唢呐的大体形状相同,但是制作材料却是有很大的差别,最初的唢呐的杆子是用木头做的,大多为红木。
到了现代由于应用地区不同,所以还有用铜制的,铝制的,和锡制的。用来吹奏的哨子材料也有些许的不同了,现在已经有用芦苇,麦杆,塑料,虫胶壳做的。最前面的像碗一样的唢呐口是用铜制成的。唢呐又俗称“喇叭”在台湾被称为“鼓吹”,广东被称为“嘀嗒”。
唢呐到现在可以这么出名其实还是因为它很实用也很便宜。正是因为它实用便宜所以在古代时就已经广泛使用还专门为它写了不少的诗词,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朝天子·咏喇叭》这一首诗词了:“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这首诗把唢呐描写的极为形象,还专门写了唢呐在古时的“威慑力”。到了近代,唢呐依然广泛应用于舞台,乐团,就比如最初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一些地方性的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唢呐可以伴奏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它有着极高的表现力,所以在众多舞台上被广泛应用。
那么唢呐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中国的呢?根据历史文献和壁画记录在西晋时期应该就已经有唢呐开始流传了,在新疆的拜城的著名克孜尔石窟中第三十八窟中的伎乐壁画上就已经有吹奏唢呐的人物形象。到了金朝、元朝时期,唢呐传进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在当时只能音译对唢呐没有确定的称呼所以有“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多种说法。到了明代,古籍中开始出现关于唢呐的记载。据记载著名的武将戚继光曾经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所写的《纪效新书·武备志》中明确说明:“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关于唢呐还有一部电影叫《百鸟朝凤》,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但是在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却十分厚重,唢呐总是喜庆的,这这个故事中唢呐也不例外,它演奏着喜庆的《百鸟朝凤》但是却表现了一首生命的哀歌。在这部电影中给人最深印象的不是主角而是那个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对挽回游家班的坚决用一曲《百鸟朝凤》耗尽了自己生命的师傅。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