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作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艺术水准的重要标准,纵观纽约、巴黎、伦敦、悉尼等国际大都市,都有著名的歌剧院。
在实现亚洲演艺之都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上海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文化设施布局无论是总量还是系统性、专业性,都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对标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尚缺少一座标志性、具备引领性的专业歌剧院。上海大歌剧院的建设,填补了这一空白。
12月18日,上海大歌剧院在浦东世博文化公园破土动工,建设完成后,它将成为上海面向世界的文化客厅,成为国内外歌剧艺术发展的新引擎、新高地。
大中小三歌剧厅,首年歌剧演出400场
上海大歌剧院位于浦东世博文化公园,总建筑面积146338平方米。
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由华东建筑设计总院、挪威斯诺赫塔建筑事务所、美国永田音响、英国TPC剧场顾问组成联合体,主要负责上海大歌剧院的建筑、结构、机电、基坑设计以及专业声学设计和专业剧场舞台设计等。
上海大歌剧院建筑设计重点围绕上海大歌剧院功能定位、世博文化公园的城市空间布局、周边交通组织进行,建筑形体取“中国扇”之意,结合歌剧艺术的动态美感,以螺旋上升的标志性形体覆盖场地,巨大的白色阶梯螺旋状上升,延伸到空中,恰似折扇扇柄,体现中国建筑审美风格。
动态的螺旋屋盖既是外观又是空间。外观上,上海大歌剧院连接大地和天空,立足于城市又面向城市,为人们创造出别样景致。同时螺旋屋盖也是面向公众的舞台,既能满足大型活动的使用需求,又能为市民或游客的日常参观提供乐趣。
未来的上海大歌剧院包括大、中、小三个歌剧厅,演出内容以歌剧为主。
其中,大歌剧厅2000座,主要演出中国民族歌剧、世界经典歌剧、音乐会版歌剧、交响合唱、清唱剧等;中歌剧厅1200座,主要演出实验歌剧、轻歌剧等;小歌剧厅1000座,以青年观众及国内外游客为目标群体,欲打造一台天天演的集通俗美声、独特场景、黑科技为一体的情景歌剧。
三个厅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它们主要面向三大类观众:一类是音乐和歌剧的爱好者,一类是对歌剧还不太了解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一类是游客,“大歌剧厅和中歌剧厅的观众,相当一部分要靠小歌剧厅来培养,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塔中、塔基,上下之间会相互流动。”上海大歌剧院运营筹备组组长林宏鸣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
演出剧目从哪里来?主要有三:创制中国民族歌剧;与国内外优秀歌剧院联合制作经典歌剧;引进国内外优秀歌剧。
“创制中国民族歌剧、联合制作经典歌剧,这是‘两条腿走路’,两条腿以后是‘三足鼎立’,那就是引进国内外优秀歌剧,有了好歌剧院,我们就可以把世界上最好的歌剧引进来。”林宏鸣说。
上海大歌剧院开业后,第一年演出目标为650场,观众65万人次,前5年平均年演出目标720场,年观众75万人次。
第一年演出目标650场,包括400场歌剧演出,剩下的250场也都和歌剧有关,比如歌剧音乐会就可以细分为很多种——世界新三大男高音音乐会、中国三大男高音音乐会、中国十大歌唱家音乐会、中国民族歌剧选段音乐会……“你只要脑洞打开,内容会很丰富,一定可以把歌剧的主题充分发酵。”
上海大歌剧院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专业歌剧院,必须具有自己的歌剧生产能力,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自制创排歌剧,并达到一定规模的歌剧演出场次。
因而,和绝大多数剧院只有单一的演出功能不同,上海大歌剧院具备四个核心功能“演、创、制、教”,即歌剧艺术表演功能、歌剧创作功能、歌剧制作功能、歌剧艺术教育功能。
而为了创作和制作,上海大歌剧院配备了一系列专业用房,包括1:1合成排练厅,为合唱、乐队、舞蹈、独唱、器乐设置的10个不同大小的排练厅,54间排练房,歌剧创制工作室和舞美道具制作用房等。
1:1合成排练厅和2000座的大歌剧厅同等规模,“以前为了排练,我们要经常去周边的太仓、昆山合成,上海大歌剧院以后的创作任务、制作任务很重,不可能一直拉到外面排,不仅路远、成本高,还要担心交通安全,所以我们专门安排了合成排练厅。”林宏鸣说。
未来,上海大歌剧院会根据大、中、小三个歌剧厅,制作一大批相应体量的剧目。比如,轻歌剧、喜歌剧就很适合1200座的中歌剧厅,还可以向国内其他剧院输送,“中国造了那么多剧院,真要演歌剧,你会发现太少了,有些歌剧制作特别大,演出成本很高。中型剧目以后可以走遍全国,演出成本、运输成本不要太高,装台时间不要太长,演员人数不要太多。”
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的风靡,给了林宏鸣很大信心,“《永不消逝的电波》回答了很多问题,红色题材和主旋律也有观众。所以,中国原创剧目不是没有市场,还是要看质量,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样大的演出体量,这样大的创作和制作规模,上海大歌剧院未来的合作对象当然不局限于上海,“我们希望集中全国乃至世界歌剧的合力,才能做到国内顶尖、亚洲一流、世界知名,才能成为国内外歌剧艺术发展的新引擎、新高地。”
运营模式“白+黑”,全天候对外开放
上海大歌剧院未来的运营模式也和绝大多数剧院不一样。
因为地处世博文化公园,它将采用“白+黑”的运营模式,白天和晚上都对外开放,以和世博文化公园形成紧密互动,既成为国内外观众观演的目的地,也成为国内外游客旅游的目的地,真正做到文旅融合。
因此,除了演出和创作,上海大歌剧院还要系统安排歌剧的展示和展览,安排歌剧的普及和推广,同时开展歌剧理论研究——比如举办国际歌剧论坛,举办国际声乐比赛,举办歌剧比赛,筹建歌剧学院,出版歌剧刊物——这些都和传统剧场的功能和要求不一样,只有把这些配套做好了,上海大歌剧院的演出和创作才能真正做好。
“很多剧院又大又空,没有吃,没有喝,甚至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我们要突出‘以人为本’,服务好三类人群:观众、艺术家、合作方。”
林宏鸣表示,上海大歌剧院要让观众愿意来、方便来,既可以来这里进行艺术熏陶,也可以来这里吃饭、喝咖啡、买文化衍生品,甚至带着孩子艺术体验一天。上海大歌剧院也要让艺术家感受到最贴心的服务,比如在休息室,墙上就可以挂乐器,而不用把乐器放在地上。
在国内,剧院建设常常面临“建管脱离”的问题,亦即建设过程中不考虑以后的运营,也因此,剧院建成投入运营后,往往会留下很多遗憾。
上海大歌剧院在设计方案还没确定时,就已经确定了运营筹备组组长,很多功能的设计都是从未来运营需求的角度提出来的。
比如声学设计,“国外歌剧院对声音的要求比较简单,自然声好就行,因为歌唱家不用麦克风。中国不一样,除了演西方歌剧是自然声,我们演民族歌剧有时候要用扩声,用了扩声声音不容易平衡,所以声学设计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声要好,扩声也要好。”
林宏鸣说,上海大歌剧院运营筹备组还向设计师提出了“补声技术”,“好比女性化淡妆,你不说看不出来。补声技术会适当扩大人声,采用最新工艺的声学材料会藏在墙里均匀分布,出来的声音既自然又平衡。”
再比如对化妆间的需求。歌剧演出动辄两三百人,《战争与和平》甚至达到了六百多人的超大规模,自然对化妆间的数量提出了要求,上海大歌剧院运营筹备组向设计师提出,化妆间和歌剧厅的上、下场门必须在同一层,“让演员穿着笨重的演出服上下楼梯很不方便,但现在的剧院都这样,化妆间要么上下楼梯、要么很远、要么很散,诸多不便,这些问题都要解决。”
再比如对卫生间的需求。很多剧院想当然地把男女卫生间的比例设计成了1:1,却忽视了进剧场的观众里,女性观众普遍占到2/3,像《摇滚莫扎特》这种现象级的粉丝音乐剧,女性观众甚至高达90%以上。考虑到女性观众还有化妆的需求,上海大歌剧院设计的男女卫生间的比例是1:3。
有些难题和要求把设计师听得云里雾里。上海大歌剧院地处世博文化公园,为了和公园充分互动,林宏鸣希望,站在剧院里,有一种“室内户外”的感觉,这对设计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对周边的环境和交通,上海大歌剧院运营筹备组也提了很多初步畅想。比如,在上海大歌剧院的东侧建歌剧公园;在上海大歌剧院的西侧建歌剧广场,方便数千名观众观摩户外歌剧;上海大歌剧院离地铁不能太远,地铁和剧院之间要有地下通道,观众可以直接通过地下通道到达剧院,免受风吹、日晒、雨淋,地下通道还可以建成歌剧长廊,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
“有了歌剧公园、歌剧广场、歌剧长廊,我们还希望争取歌剧酒店,强烈主张在黄浦江边上建一座歌剧码头,对面就是徐汇滨江,观众坐着水上巴士看歌剧,多美好。”
在林宏鸣的畅想里,黄浦江底还可以建一条24小时的人行隧道,方便没车又赶不上地铁的观众过江,“有了车行隧道、人行隧道、水上巴士、地铁,这里应该成为黄浦江两岸往来最便利的地方。”
林宏鸣认为,上海大歌剧院绝不仅仅是一个剧院,而是一个拥有丰富的全产业链的歌剧城。
“日本一年的歌剧演出是1100多场,东京占了400场。不和欧美比,就东方国家来说,我们在歌剧的制作、演出、推广等方面,差距非常明显。上海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上海大歌剧院承载了非常重要的任务。”
林宏鸣认为,歌剧作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艺术水准的重要标准,尤其是这几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在推动中国民族歌剧的振兴,急需优质的创作载体和演出载体,上海大歌剧院的诞生,正逢其时。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