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丝调又名高唐四平调,是流行于高唐城乡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高唐四平调曲调优美,长于抒情,其曲调是四个乐句的重复,演唱形式灵活,可多人一起演唱,也可一个自弹自唱。其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二胡、竹板、节子,也可加入小乐队伴奏。
高唐丝调由老四平调演变而来。老四平调源于沧州一带。1922年,高唐县固河乡郭营村艺人郭汝河(1903—1960年,艺名齐鸣,外号“黑脆”)拜沧州艺人赵玉玺为师,学唱老四平调,学徒三年回乡从艺,与其妻朱凤英(弹三弦)经常在高唐、禹城、夏津一带农村演出,颇受群众欢迎。解放后,他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发展了老四平调内容,并改用高唐方言演唱,形成了自己甜、脆、美的艺术风格,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具有高唐特色的四平调。上演的主要节目有《玉堂春》《薛刚反唐》《圣贤传》《卖油郎》《八仙庆寿》《盼佳人》等。
1960年,郭汝河去世,高唐丝调失传。1980年,县文化部门派县文化馆赵永武、郭英超等到文化部找来录音资料,经整理曲谱,培养后人,使高唐丝调喜获新生,又重新走上了舞台。
高唐丝调传承人已收徒百余名
相东方正在表演高唐丝调。
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唐丝调”,是用高唐方言俚语演唱流行于高唐县城乡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因其声腔委婉优美、阴柔飘逸,唱来犹如春蚕吐丝,故得名“丝调”。12月26日,高唐丝调传承人相东方告诉聊城晚报记者,从2006年至今利用各种场合演出高唐丝调达300场次以上,近几年收徒百余名,高唐丝调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高唐方言唱丝调
说说唱唱演故事
高唐方言与普通话虽调值不同,但有规律可循。“丝调”的说唱用高唐方言,说一段唱一段,说与唱交替进行,唱腔曲调是四个乐句反复的“春调”,每句的前半句为说(数板),后半句为唱(行腔),节拍为一板三眼或一板一眼,第四句往往还连续使用垛子句,最后一般用衬词“哎”拖腔结束,体现了说唱音乐的“说说唱唱演故事”的特色。高唐方言节奏较慢,发音咬字重且艮,音节之间有明显的隔顿,听起来似有笨拙之感。唱腔中夹杂大量的方言俚语,通俗易懂、风趣幽默,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唱“酥”了,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演唱因口语化而极具朗诵性,如“小琴仲,在大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与高唐方言的声、韵、调、情、美结合紧密,具有质朴流畅,通俗易懂的特点。
总理接见老艺人
一度失传再接续
高唐县固河镇郭营村的郭汝河是唱高唐丝调的老艺人,其独特的甜、脆、美的声腔艺术风格深受百姓喜爱。因当年的郭汝河肤色较黑,声音脆亮、韵味十足,极富感染力,所以人送外号“黑脆”、“隔墙酥”(意思是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即被感染,心醉、腿酥、迈不动步)。当时群众中曾流传“听四平、看黑脆,天天干活不觉累”、“白天听黑脆,晚上难入睡”之说。1945年,郭汝河参加八路军第十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工作,表演“高唐丝调”。后来,郭汝河随部队转战南北,走到哪里就唱到哪里。1958年8月,郭汝河演唱的《占花魁》在全国汇演中获优秀演出奖,郭汝河与其他得奖艺人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1960年7月,郭汝河因病去世。加之后来文化大革命兴起,高唐四平调一度失传。1980年,按照中央及省、地有关挖掘、整理、抢救民间艺术的指示,高唐县文化主管部门指派县文化馆分管曲艺工作的干部赵永武、郭英超到文化部档案室,找到了1958年在全国曲艺汇演中郭汝河演唱的高唐四平调《占花魁》的录音带。高唐县文化部门还请来四平调传人朱玉亭和郭汝河的大女儿郭洪娥传授四平调艺术。当时,相东方是原张庄公社文化站站长,经常参加上级文化部门组织的文艺汇演、调演和比赛,练就了一身说唱和表演的功夫,加上她的音质音色较好,甜润细腻,很适合演唱四平调女腔,所以选定她跟随朱玉亭学唱四平调。经过排练,相东方和王全恒表演的高唐四平调《该打谁》在当年聊城地区曲艺调演中获一等奖。1980年至1992年,随着各种比赛和演出,“高唐丝调”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熟悉、喜爱。自1992年之后,由于三弦伴奏人员缺乏,加上受到流行音乐及电视网络的冲击,民间曲艺受到了很大影响,高唐丝调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列入非遗“名录”
传承人收徒百余名
2006年以来,高唐县文化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组织专门人员对高唐丝调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和改进,由相东方、孔令生、王全恒、陈洪海四人对高唐丝调保留曲目《错在谁》进行了重新改编,并由相东方和王全恒演唱,孔令生、陈洪海伴奏。市、县电视台对该曲目的表演进行了全程录制。2008年5月,高唐丝调被列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高唐丝调被列入聊城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高唐丝调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届花甲的相东方是高唐县人和街道相庄人,作为高唐丝调第三代传人(第一代郭汝河、第二代朱玉亭),在学习演唱中,吸收了郭汝河的“脆”和朱玉亭的“柔”等演唱特点,加之自己的发展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柔、脆、美四平调演唱风格。2006年主演的高唐丝调保留节目《错在谁》,入选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相东方被聊城市文化部门定为高唐丝调法定传承人。
相东方表示,自从高唐丝调定为省级非遗项目和作为该项目传承人以来,自感责任重大,有责任和义务把高唐丝调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目前,她主要在高唐夕阳红艺术团进行培训和传承。
近几年,相东方收徒百余名,其中王玉琢、林玉英、纪和风、张光凤、王俊英、王玉娥、李红霞、杨昊、李景和、张士彬、李宜红等19人已能单独唱丝调。相东方毫无保留地把四平调演唱技艺传授给徒弟,带领他们在县城各层次文艺演出活动中亮相,还经常带领徒弟们到乡镇驻地及学校、敬老院演出,每年演出不下20场次,自2006年高唐丝调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的13年中,利用各种场合演出达300场次以上,观众累计达12万人次以上。
在演出的同时,相东方还多次给乡镇文化站站长及文艺爱好者免费搞讲座,讲解高唐丝调的发展脉络和演出技巧,并把讲座延伸到学校,使不少青少年爱上了高唐四平调。目前,高唐丝调在高唐县已得到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