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把唢呐组装起来试试看有没有“跑风”
张玉芳时常擦拭唢呐配件
年轻时的张玉芳(右一)还在“响器班”里吹过笙
鲁西南鼓吹乐是山东鼓吹乐的重要流派,曲目丰富,初步挖掘整理出传统曲目200余首。作为鲁西南鼓吹乐演奏班社的主要代表,牡丹区“张家班”在鼓吹乐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今年70岁的张玉芳是省级非遗项目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也是张家班的传人和代表人物之一,其8岁跟父辈学习唢呐,十几岁便跟随父辈到处演出。
据张玉芳介绍,鼓吹乐是一种以唢呐为主,搭配笙、竹笛、锡笛和一些打击乐器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乐声高亢激昂,跌宕起伏,激情豪迈,犹如山东大汉的质朴豪爽,让人感觉特别振奋。鼓吹乐在我市的表现形式主要为鼓乐班,俗称“响器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鼓吹乐发展的兴盛时期,遇到民间祭祖拜寿、殡丧嫁娶、节日联欢、开业庆典等场合他们便被请去演奏,曾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果谁家不请‘响器班’演上那么一天,说明这家不是敞亮人,事办得不够大气。有着‘唢呐要是不响,事办得不好’之说。”
“在菏泽的城镇乡村,到处都有职业或半职业的‘响器班’。他们多以家族或近亲搭班,许多鼓吹乐艺人世家甚至传授了六、七代以上。”张玉芳说,自己家的传承上可追溯至明代,家族目前百余口人,大都职业或半职业从事和鼓吹乐有关的工作。他的堂哥张玉芝、张玉柏、张玉松,侄子张宝亮都曾在省梆子剧团担任乐师,侄子张宝泰在县豫剧团担任乐师。
“我市的‘响器班’较多,演奏者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七八岁的娃娃,有的是同胞兄弟、有的是夫妻翁婿、有的四世同台,还有的临时合班,甚至与外县、外省的曲艺爱好者也能临时搭班演出。”张玉芳说,尽管如此,但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这项艺术的传承已经很是严峻,“一些颇有造诣的鼓吹乐艺人年龄偏大,退出演出,而一些年轻人又不愿意学,造成一些绝技失传。再加上一些古老乐器被现代乐器取代而失传,濒临灭绝,优秀曲牌曲目更是保存不善,面临佚失。”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