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业界新闻

《南中繁会图》:一场来自明代的昆曲演出

来源:新华日报 2020-01-17 12:00

《南中繁会图》:一场来自明代的昆曲演出

《南中繁会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藏有一幅明代中后期佚名画家创作的《南中繁会图》绢本设色风俗画,所描绘的是当时南京城郊民众观赏戏曲的历史场景。与该馆典藏的另一件明人所绘、全面反映当时南京城市繁荣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相比,《南中繁会图》虽然只是古都金陵历史图景的局部补充,同样也较为珍贵。

《南中繁会图》中所呈现的戏剧曲种,乃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昆曲。昆曲具有软柔细腻、缠绵婉转、曼妙绵长等优美腔乐特点,加之表现内容大多采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流行小说等,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明代的南京颇为流行。

明代万历年间以前的南京,不少公侯、缙绅以及富户人家,凡有宴会、雅集时,现场皆有戏曲表演。晚明以后,一些文坛名流如李渔、阮大铖等人寓居金陵时的家中宅内,大都供养着专门的戏班子。这些因素为昆曲等传统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土壤。

徐徐展开《南中繁会图》赏析,但见明代春耕时期,城郊农夫在田野担水播种,渔舟捕捞忙碌不息。苍翠松树掩映的郊野土地庙里,人们前来烧香拜神,祈祷五谷丰登。背水迎路的桃树丛间,有个临时搭建的木质平顶布棚戏台,三面彩结栏杆,后台戏房为仿歇山顶结构的席棚。戏台上铺有一块红色氍毹,登场亮相的数位男女,围坐在茶几前扮演戏中人物,身披长袍的男演员头戴乌帽、留须或挂黑须,而女演员则盘头束发、穿着长裙。旁侧另有数人作为乐队伴奏,乐器则有笛、钹、箫(或笙)、琵琶、筚篥、锣鼓和击板等。一位穿着红袍皂靴的男演员手持宝剑,正欲登场亮相,另一青衣女演员则在戏房门口半露身影。从半开的戏房门内可见,其中除有存放演出道具等所用的戏箱,“T”形木架柱上还挂着幞头、黑髯等,专供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出场穿戴。据南京大学教授吴新雷先生考证:根据伴奏乐器以笛、箫为主的情况来看,可证此图描绘的内涵也是昆戏舞台。

戏台前,站着不少前来翘首观看的男女老少,他们有的一边看戏,一边相互议论,兴高采烈时便会哼上几声。路上行人来来往往,不时地有人三三两两地走近戏台观看;一位少妇左手抱着婴儿、右手牵着一童,前来凑个热闹;挑担者见此情景,不禁驻足观看;就连一旁车水灌秧的农人,眼神也被吸引过来。戏台旁边还搭立着一个木质材基高台看棚,几位衣着优雅的妇孺在其中专心致志地品味戏曲。通过张岱的《陶庵梦忆》可知,这大概就是江南地区比较常见、供女人孩童看戏的专座(俗称女台)。桃红柳绿中流露出浓郁盎然的春意,观戏者的心情随着剧情发展或张或弛、抑扬起伏……看得出,这是一场精彩生动的戏曲演出。明代金陵社会的繁荣与富庶,由此亦可窥见一斑。昔日的谚语云:过了正月半,大家把活干。传统元宵节后,江南大地新的一年春耕生产就逐渐开始了,《南中繁会图》是明代南京郊区农忙之余文化娱乐的一个缩影。

从传统戏台形式演化进程分析,明朝的戏曲演出,已从早先的露台、戏亭、乐棚之类形式,逐步发展到戏台阶段,为清代戏台、戏楼的构筑打下良好基础。对比明代佚名《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所绘金陵城内当街搭建的更大一些的戏台,《南中繁会图》所展现的为当时都市郊区、农村临时搭建的较小型戏台(俗称草台)。此外,该图中所绘土地庙的建筑样式,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

从装扮服饰等角度观察,《南中繁会图》中的男子大都冠戴幞头、身穿长袍大褂,而女子往往则插簪盘发,身着裙装等,行为举止得体,富有典型的明朝江南地域时代特征。从绘画手法看,《南中繁会图》原创作者采取以工为主、兼工带写的技法,图像构置疏密有致,景物描绘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写实性,赭绛、青绿、朱红、粉黛等重彩施色并用,所绘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使整个画面更加具有赏心悦目的审美效果。

尽管《南中繁会图》是无名画家笔下的图像叙事,技法精湛程度不算很高,但却将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瞬间,艺术地定格于画作之中。同时,它较为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南京城郊浓郁的风土人情,因此此画一直受到民俗文化、戏剧艺术以及建筑史等方面专家学者的重视。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