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家长还在发愁,孩子总是爱敲桌子、敲碗,发出吵闹的声音。不过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可以在教导孩子讲礼貌分场合发出声音,但尽量可以不去压抑孩子对节奏的感受,对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音色的探索。
孩子的乐感需要从小培养。很多人认为培养乐感就是培养乐感。其实这里的乐感不仅仅是对旋律的感受、还有对节奏的把握、对音乐交响的分辨以及对曲调表达的情感有一定感受。这些都需要从小积累。很多人以为自己是音痴,认为乐感只有少数人才有,但事实上乐感是大多数人都有而且能几乎都能经过后天的培养大幅度提升。在幼儿园也都会开设很多关于奥尔夫乐器的活动课。其中很多会搭配律动,引导孩子手口并用。小朋友们可以通过音乐游戏感受旋律中的起伏,用肢体表达节奏、练习节奏。而且还玩儿得很投入。
为什么说幼儿学习乐器先考虑学习打击乐呢,因为打击乐比其他种类的乐器更容易上手,而且节奏是学习乐器的基础。我们的弹奏的钢琴、吹奏的乐器需要掌握一定音阶规律,而打击乐暂时不需要对音高、音准、旋律有过多的专业理解。另外一方面,孩子们在学习大多数儿歌的过程中,几乎都会跟着老师在节奏点上律动,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节奏。所以学习打击乐后可以套用孩子熟知的各种儿歌,小朋友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学过的节奏型给没听过的儿歌配节奏。
很多人以为,学习打击乐可能很燥。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打击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比如悠扬的三角铁、空灵的木鱼、清脆的圆舞板,并且学习打击乐以及任何乐器都能能有效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幼儿需要完成一个节奏,想要和上旋律需要格外专注,当小朋友们和上旋律,找到其中的规律后又能获得很大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和自信就很容易推动小朋友们学习节奏的兴趣。中国从奴隶社会开始就注重对音乐的培养。文人墨客在诗词兴运中不仅能凭借音乐来熏陶升华,爱因斯坦也喜欢音乐,音乐中有无限的规律,有各种让人向往、众人挖掘的音乐中的乐趣,小朋友也不例外。
很多小朋友都能主动地用身体律动去体验音乐的快乐。其中打击乐就是他们最容易自我探索规律的。很多小朋友都会因为敲击桌子、碗筷,甚至在砸东西的声响中得到快感,很多大人以为小朋友是以毁灭、调皮捣蛋为乐趣,但事实上,他们只是直接地被自己没有规律表达出的节奏所吸引。小朋友一旦产生这种行为,大人会想办法赶紧制止小朋友,但嘟嘟老师建议,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在不打扰他人的情况下,可以尽量满足孩子对打击乐的主动探索。
有意培养孩子打击乐的情况下,家长不需要着急给孩子报架子鼓班、非洲鼓班等等,我们可以给小朋友挑选的简单的打击乐器其实很多。小鱼梆子、高低棒子、单响筒、双响筒、木鱼、圆舞板、咚咚鼓(军鼓)、中国鼓、铃鼓等等乐器都可以马上上手。在幼儿园很多活动设计中都会教孩子在各种节奏型上有规律地表达节奏。孩子们不需要知道自己敲击的、拍打的是2/4拍、4/4拍还是3/4拍的节奏,只要能专注地跟老师一起用乐器、肢体来表达出这些节奏就很有满足感了。在关于节奏设计的游戏上,孩子们更能多元化地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如果有想法培养孩子乐器的家长,可以先从打击乐开始,从了解节奏开始,再到钢琴、笛子类、吉他等全、半音分明的音阶分明的乐器,最后再到弦乐,比如二胡、古琴、小提琴等。难度上都是在递增,如果孩子对乐器有足够兴趣,家长可以这样逐渐地尝试铺垫。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