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民族乐器更是具有独特魅力,今天我就带大家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笛子
一:笛子的历史
1,远古时期
远古时期,先辈们利用飞禽的骨骼钻孔发出声音,用其声音诱捕猎物传递信号,这也就诞生了我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这也是笛子最早的形态骨笛
2,黄帝时期
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
3,汉代,北朝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秦汉以来,笛已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名称,并延续了很长时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北朝时,笛子不仅极为普遍,而且有所发展,形制、长短、粗细变化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开始有了“横笛”之名。隋朝后期,出现了能演奏半音阶的十孔笛。
4,唐,宋,元时期
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才被称为箫,横吹则称之为笛。宋笛制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类似,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戏曲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在民间戏曲以及少数民族剧种的乐队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
5,现代
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从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骨笛",人们惊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有如此的相似.而这个相似却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笛子在这七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历代文人曾为它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二,现代笛子的种类与代表曲目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
曲笛:南派笛子称为曲笛,是一种用于南方昆曲等戏曲的伴奏的乐器,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多为C调和D调笛
代表曲目:《姑苏行》《欢乐歌》《行街》
代表名家:赵松庭陆春龄
曲笛
梆笛:北派笛子称为邦笛,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这和北方人民所处的地区特点和生活、劳动习惯是分不开的。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如秦腔、河北梆子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
代表曲目:《喜相逢》《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
代表名家:冯子存王铁锤刘管乐
三:新型笛子——顺笛
由聂艺林研发的顺笛,发声部位在材质上进行了改进,采用食品级的环保材质,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完全模仿人的口风进行设计改进顺笛,音准音色都得到了统一。
顺笛的优点
1、发音灵敏:无需任何基础,对准吹嘴即可发声;
2、音域宽广:以G调为例,低音为小字组g,高音至小字三组的c共18度,比很多乐器的音域都要宽广;
3、音准好:每根顺笛的音孔均有国内知名调音师进行调音,每根顺笛音孔均有科学数据,音孔数据精确到0.01毫米;
4、稳定性好:吹嘴代替口风,不会因为嘴唇无力,风道发生改变,影响音色和音准;
5、表现力丰富:宽广的音域覆盖了人声所能演唱的音高;
6、技巧丰富:笛子中的,颤音、叠音、赠音、打音、吐音、滑音、剁音、花舌、飞指、循环换气、气震音、历音、等技巧均可演奏。
7、携带方便:顺笛小巧,可随身携带。
8、易上手:解决发声问题,学生只需解决按孔,一般在两节课中即可学会一首小乐曲。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