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我国古代十大乐器之一的二胡,自然不用说它的文化历史。今天就从二胡介绍起,之后在看看三胡和四胡不吧!
二胡是我国弓弦乐器中的一种,是我国各地名族民间乐队中的乐器。二胡产生于唐代,当时称作“奚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乐书》之中记载了,二胡起源于我国的北方。胡琴在唐时就已经流行并被人们所重视。到了宋代,胡琴又取名为“嵇琴”,据宋末陈元靓《事林广记》中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二弦,一竹片轧之,其声清亮”。可见在北宋时二胡已有了相当高的演奏技巧。在之后的朝代发展之中,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也同时进行着进化。在构造上也就很完备。
二胡的构造分为琴筒、琴皮、琴杆、琴轴、琴弦、琴弓、千斤、琴码和琴托。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琴筒前口蟒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发声的重要所在。琴杆是二胡的支柱,同时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不过数量是较少)、乌木或红木(一般用的是乌木较多)。琴轴共有上下两个,是起调整音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多为木质轴或机械轴。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和声源体之一。琴弦一般有两种分别为金属类的和丝弦。琴弓(俗称弓子)由弓杆和弓毛构成,对二胡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的是千斤。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
之后就是要介绍三胡和四胡啦!
三胡,一方面是“三弦胡琴”的简称。它是20世纪70年代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一种新乐器。但大多数多指的是彝族三胡,是彝族阿细、撒尼支系弓拉弦鸣乐器。阿细人称勒胡,撒尼人称里胡、额胡。厉害的是三胡因马尾分开两股,不论拉奏里弦或外弦,中弦都同时发音,形成自然和音。结构上同时也分为木制琴筒,蒙蛇皮(或羊皮)、琴杆(紫竹),三弦琴弓略粗、竹制弓形、双股马尾。
四胡,又称“四股子”、“四弦”、“提琴”或“呼兀尔”(蒙古族称呼)。它也是源于古代奚琴,属于拉弦乐器,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乐器。在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也可以看出它的痕迹。四胡独奏的《赛马》和《腾飞的草原》也是很好听的曲子。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