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体静下来,让眼睛去旅行。走进向往的江南,聆听昆曲的曼妙,于千回百转中,水袖翩跹里,触摸昆山悠久的历史底蕴。曲中自有真意,让我们一同走进昆山旅游度假区,细品昆曲。
源远流长
昆曲,源于江苏昆山,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糅合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伴奏乐器有曲笛、三弦等。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行腔优美,以婉转悠扬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有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
昆曲表演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唱腔与舞蹈身段结合得巧妙和谐。昆剧角色行当在“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下,又细分二十小行,称作“二十个家门”。
艺术名家
“昆曲之祖”“曲圣”魏良辅。魏良辅熟悉音律。在好友的协助下,他借鉴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流传于太仓昆山一带的戏曲唱腔进行加工整理,将南北曲融合为一体,既可使南曲“收音纯细”,又可命名北曲“转无北气”,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平直无意韵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种格调新颖、唱法细腻、舒徐委婉的“水磨腔”(昆腔)。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
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魏良辅从此名声大振,被誉为“国工”“曲圣”,乃至昆腔(南曲)“鼻祖”。
“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部,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戏都与“梦”有关,都以“爱情”为主题,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这四部戏除《紫钗记》写作时代可确考外,其余“三梦”都不易确定写作时间,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牡丹亭》写一个女孩因情而死,又因情而复生的故事。在《牡丹亭》之前,中国最具影响的爱情题材戏剧作品是《西厢记》。
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沈自晋。由于经历了明王朝灭亡,使得沈自晋的作品风格前后有所不同:前期多是投赠祝寿、咏物赏花、男女风情等闲适的作品,清丽典雅;明亡以后,他在散曲里反复写自己的故国之思、家园之念,抒发兴亡离乱的悲痛感伤之情,风格为之大变。现存传奇作品有《翠屏山》《望湖亭》《奢英会》(仅存收录在《南词新谱》中的五支佚曲)。另有《广辑词隐先生南九宫十三调词谱》(简称《南词新谱》),对研究南曲腔格和搜辑晚明戏曲作家,尤其是吴江沈氏家族资料,很有用处。
京昆泰斗俞振飞。他6岁从父习曲,14岁起先后拜沈锡卿、沈月泉等名师学艺,能演昆剧200余折。俞振飞在70年的舞台生涯中,不仅把昆曲中边歌边舞的特殊表演手段带进了京剧,还将浓郁的“书卷气”引入京剧表演,丰富了京剧小生一行。同时,他又把京剧明快强烈的风格引入昆曲,促进了这两个剧种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
昆剧“一代宗师”周传瑛。他五六岁时即常随父亲出入茶馆书场,从小受到“说噱弹唱”评弹艺术的熏陶,逐渐养成嗜爱听书的习惯,数十年不变,每次返回老家苏州,总要抽空去书场听几回书。他常说:“听书对我成为一个昆曲演员大有帮助。”他一生最大的心愿是将祖国民族文化瑰宝——昆剧艺术一代一代传下去。他执导并主演的昆剧《长生殿》,被列为1954年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清代著名剧作家洪升逝世二百五十周年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代表作品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其中《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幸福的浪漫主义理想,《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婉转精丽的长处。明朝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体验昆曲的清雅迤逦,领略传统戏曲之芳华,窥见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而来一脉相承的气度与当代活力,热爱昆山文化,传播昆山艺术,昆山旅游度假区,带您足不出户品读人文风情。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