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钢 琴 > 正文

如何解决钢琴颤音问题

2015年07月07日    来源:《乐器》杂志    

神州乐器网讯  在音乐实践中,无论是器乐或声乐,多会运用演奏或演唱技艺,使单旋律呈现出音高的细微波动,以表达乐音的美感。这种音高的波动,人们称之为颤音。由于音乐风格的不同,颤音的幅度亦有所区别。例如,声乐中的美声唱法,颤音的幅度就比民族或流行唱法的幅度稍大;京剧、豫剧唱法颤音的幅度接近于小二度(半音),这表明了风格的不同。

击弦乐器,在发音中则不能或称不应出现颤音,这是由于击弦发音乐器的特殊美感,体现在清澈透明的颗粒性,一旦出现单音的颤音,清澈的美感则荡然无存。

一、颤音与拍音

王沛纶编《音乐词典》指出:“颤音亦称颤吟(歌唱),揉弦(弦乐器)是以演技使高音快速细微的变化,使声音呈现波动,而赋于乐音柔美的表情色彩。”从以上字面看“吟揉弦”似乎都不适于表述音高上下波动的现象。从研究声音特色的角度看,以颤音来表述音高上下颤动的现象似更贴切,故音乐人多称之为颤音。

在音乐实践中,人们不仅将歌唱或弦乐的揉弦所表现出的美感称之为颤音,还将在乐器演奏时以大小二度音程中两音作快速交替出现,带有装饰音色彩的音称之为颤音。

“拍音”是外来词Beat的音译,是源于德国物理学家汉姆霍茨(Helemholtz,1821~1894)所著《谐和与不谐和》的理论。“拍”是一种音响现象,由两个不同频率之音波干涉而起。“在两个音高差不多而不完全相同的乐音同时发出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王沛纶编《音乐词典》170页)

对这一经典,为便于记忆,我们试将“拍”的现象简化,称之为“两音频率相近同时发出所产生的强弱变化现象”,这是一种客观现象,并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出拍的频次,调律师通称其为“拍频”。严格的讲“拍”不是音,只是一种声学现象。故音乐人多习惯听音高,而调律师则是以拍作为判断音准的依据。

由拍的定义,我们可以确定钢琴单弦(非两音)所发出的不谐和之音,不是拍,而是颤音,在击弦发音乐器中是不得出现的。对此,调律师不但不能通过调试将其消除,反而会严重干扰对音准的判断。由于钢琴单弦颤音多产生在高音区,从而高音区的音准不能调准,致使高音区的清澈透明不能体现。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钢琴单弦颤音是严重的质量问题,即使是普及琴也是不应存在的。

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钢琴只要“好听、好弹”就是好琴,当下琴的外观成为钢琴厂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污言秽语、举止粗鄙的庸人穿什么衣服都改变不了其低俗。进口二手琴多年热销,其外观绝谈不上华贵却价值不菲就是证明。

钢琴的音色是以主观审美为特征的。音乐人对音色有不同的好恶,但总体上是有共识的,通常是低音浑厚富于冲击力,又不失明亮清晰;中音柔美富于歌唱的同时,又不失铿锵力度;高音清澈明亮,如珠落玉盘。音乐人对钢琴中低音的音色尚有少许的宽容度,但对高音区的音色要求则十分苛刻。因为钢琴的华彩乐章多在高音区,若高音区音色混浊,没有清晰透彻明亮的色彩,不要说过华彩乐段,就是一般弹奏也不能令人满意,琴的外观再豪华也是低端琴。而钢琴高音区单弦颤音的普遍存在,成为了提高档次的拦路虎之一。

二、单弦颤音的形成

在钢琴的全音域中,中低音也偶见单弦调不准的现象,但这不是颤音,而是“狼音”,是因弦的振动规律被破坏所致。其原因有两个,一是低音缠弦的外层铜丝缠绕不均匀;二是低音缠弦铜丝部分距离弦枕和弦码的弯度严重不一致,多为换弦时,铜线缠绕长度不准确造成,对此换弦即可解决。中音区偶有单弦调不准是因换弦时钢丝上出现“死弯”,弦张紧后因不能拉直而形成弦的比重失衡,这只能换弦。高音区的颤音一旦出现就不是个别现象。次高音和高音区单弦出现颤音的原因并不复杂,解决起来也很容易,一不用投资,二不用增加设备,三不用改变原材料,四不用改变工艺流程,只要将弦码的加二标准稍作改进,即可杜绝颤音的出现。

单弦有颤音,有人认为是弦的质量问题,是弦长期被拉伸而致粗细不均匀造成。实践证明,单弦有颤音的弦,新琴就存在,而已使用三四十年的旧琴单弦纯正的不在少数。钢琴弦的张力虽然很强大,但钢琴弦列设计的张力仅为弦抗张强度的50%左右,故绝非是因张力过大而伤及琴弦。

钢琴单弦出现颤音只有三种可能:

1.弦的张力改变。弦的张力决定了音高,因某种原因致弦张力的改变是可能的,但在同一时间,弦张力出现忽大忽小的可能性是绝对不可能的;

2.弦的有效长度(弦枕以下弦码以上)改变,会使音高变化,如提琴、二胡演奏时按压琴弦的手指上下“抖动”(揉弦)即是细微改变弦长而产生颤音效果,而击弦发音的乐器无此功能;

3.钢琴的弦是由上支点弦枕(铸铁)和下支点弦码形成有效弦长。弦码是粘在音板上的,上下两支点均不可能移动,但钢琴弦码与其他弦乐器不同,它们的弦码是宽约32mm的平面而不是一个点,这就注定会出问题。为此在弦码平面上为每根弦都设置了上下两个“驳钉”,意图是使弦的张力稳固地落在上驳钉处,而形成点。单根弦形成颤音,即是这个点没落实在上驳钉处,当弦振动时,弦在上驳钉处因未落实而产生颤动,为此设计师们做出了明确的工艺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我们做的很不到位,致使颤音依旧存在。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周亚男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