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上海乐器展 > 正文

高山流水慰知音 传统国乐展馆文化系列活动策划纪要

2012年09月21日    来源:    

        神州乐器网讯 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已经走过了“蒸蒸日上”的十个年头,其规模和成就,已经成为世界乐器三大展之一。可以说,作为满足精神生活的产品,上海国际乐器乐器展已经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优质品牌,是一个乐器厂商与爱乐者信息交流和经济活动的广博平台。

  然而,组委会从一开始就清醒地意识到,乐器毕竟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尤其是中国民族乐器,应该在乐器展这个世界乐器文明的展示舞台上,“炫出”怎样的民族风,是一个根本性的办展宗旨问题。

  在乐器展上,如何让世界认识华乐,如何让国人理解国乐,除了产品功能的使用价值、流通领域的经济价等等,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世界各地乐器荟萃的场合,充分展示、品味中华乐器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实在是不可多得和理所应当的。对于世界各地众多厂商和爱乐者最好的回馈,就是提供高品位的乐器文化经典。

  多年来,组委会为乐器展设立了许多论坛、讲座、示范等文化活动的版块。尤其是民族乐器在近几年撑起了“华乐论坛”的文化大旗,广邀业界高端才俊通过展示、鉴赏、表演、宣讲等形式,实实在在地为参展商及参观者,提供了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思辨、启示平台。

  2010、2011文化探讨初见成效

  2010年乐器展举办了首届“上海华乐论坛”,首次对华乐现状、未来以及乐器改良方面进行了高层次的探讨。刘文金、阎惠昌、王建民、王甫建、李光华、张高翔、吴玉霞等民乐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教育家,以自身的音乐实践阐述了观点。

  在论坛上,许多观点引起了人们新的审视和思考。比如民族乐器改良如何遵循其音色属性、审美理念、情感承载、文化精神的发展;现代民族乐队与古代乐队并无直接传承关联,是否就该用西洋管弦乐队的标准编配;民乐交响化是华乐唯一的主流形式吗?这样高端的思考和探讨,让许多与会者感到受益匪浅,也感受到了组委会开始了文化引领的平台打造

  2011年的第二届“上海华乐论坛”,组委会进行了延伸性的版块策划,确立了近几年的论坛主题“中国民乐的创新与文化定位”,由两位民族音乐学者乔建中、林谷芳主讲。在论坛交流中,从整个文化层面的高度,以及中国音乐的生命观、价值观、社会观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如何体现,进行了一番考量,并据此对民乐发展的文化定位进行了一番探究。

  同时论坛还请王鹏、满瑞兴、龚一、王中山、屠伟刚等著名制作家和演奏家,分别组合举行了有关古琴、琵琶、古筝等方面的三场名家讲座。在交流中对古筝60年改良的得失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证了乐器文化发展渐进的轨迹;通过现场对比鉴别,对琵琶的制作、改良理念进行比较性研讨;在现场演奏、展示当中,对古琴文化强大的生命力缘由进行了梳理。

  此外,为了提升乐器展示的文化品位,组委会出资邀建了一个示范性古琴展位,以素洁、典雅的设计风格,向参展商提出了“如何让乐器展示符合乐器文化品位”的思考。让人们意识到,将自己的产品当作艺术作品来表现,远胜于“展销式”的价值体现。

  四场主题论坛、讲座及示范展位,受到了广泛好评,组委会通过意见征询和回访沟通,不但总结了经验,也为下一年的策划找到了参照坐标。

  2012年多种视角的文化品味

  2012年的“华乐论坛”策划中,为中外爱乐者提供了多视角、多形式的文化品味——

  一. 主题论坛:《中国民乐的创新与文化定位》。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团长张高翔、著名音乐制作人卞留念主讲。这三位嘉宾来自于行业机构、乐团管理、作曲演艺都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将共同讨论“中国民族乐团的现状与改良方向”、“从大型音乐活动项目演绎看中国传统民乐发展”等话题,通过扎实的论点阐释、丰富的实例剖析和激烈的思想交锋,以飨论坛听众。

  背景链接

  1、现代流行的民族管弦乐队只是模式之一,需要梳理。

  著名音乐研究学者乔建中曾著有《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与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一文。其中认为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在20世纪初“大同乐会”初建时就具有仓促性和地域局限性,至20世纪中叶的发展同样是随改随变逐步固定,都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缺乏科学论证。时至今日作为模式之一,需要认真梳理,并进行新的实践,以满足新时代的审美需要。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将对此作进一步阐述。

  2、对于“高雅”和“传统”音乐,中国民乐团体如何坚守而不保守。

  现代中国民族管弦乐经过将近百年的沉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

  然而,在如今已是多元的、市场化的音乐时代,中国民乐和民族乐团该何去何从?是紧抱着“老三篇”、“老八股”作品固守,还是追求经济而“献媚”市场以求生存?民族乐团的职业化是不是必由之路?面对“传统”而“高雅”民族音乐,怎样才能“坚守”而不“保守”地去发展?面对国家文化传承的大业,政府层面应该有怎样实实在在的举措,来对应“文化大国”的声誉?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团长张高翔将以切身体会畅谈心声。

  3、从大型音乐活动看传统雅乐如何发展

  在各类大型的音乐活动中,传统民族器乐的出现,往往会通过电声、服装、造型、动感等时尚元素的包装,作为点缀或者弘扬传统文化的“形势需要”而“闪亮”登场。总体的感觉,似乎这不是一种能够与“雅乐”相适应的“气场”。传统民乐在大型音乐活动中能否有所作为,怎样作为,国家一级作曲兼演奏家,北京奥运会闭幕式音乐总设计卞留念将亮出他的观点。

  4、民族管弦乐进不了主流音乐,民乐交响化是一条“不归路”?

  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器乐有自身的历史成因、音色属性、音乐风格等特性,最佳的表演形式应该就是三五知己交流、修养的小型“室内乐”。再者,中国乐器个性鲜明的特点,不能承载“和谐”之重,没有为交响化做好前提准备。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创始人之一的彭修文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民乐交响化有许多方面值得反思。中国民乐的最佳表现形式究竟是哪一种或者哪几种?现在的许多创新形式,哪些是认真的探索,哪些有“伪传统、伪文化、伪创新”的影子?如何看待文化行为与行政行为,学术态度与政绩追求的关系,又该如何理解文化的渐进优化发展规律与超越式、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在主题论坛的互动讨论中应该会涉及此类问题。

  二、名家讲坛之一:《云岭音画》。由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先生,

  带来的他近年的创作作品,进行现场示范解析,并结合当今的民乐

  创作畅弹自己的创作体会。具有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

  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双重身份的王中

  山,被誉为“古筝王子”。他之所以成为筝界领军人物,不仅在

  于他演奏上、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更在于他对于筝艺的深厚积淀

  和认识。听他讲解和演示创作体会,会得到作品更多的“外延”

  和“内涵”。

  背景链接:

  1、民乐新作不少,近些年来,从专业音乐院校、团体,或是从各类大赛中,甚至演奏员自己创作,出品的民乐新作其实并不少,但很多是作曲者“自娱自乐”的,那种似乎是“一次性”作品,一些资深音乐人也连呼搞不懂。并正在成为民乐“新作品”的新宠,值得业界认真思考。

  古筝新作在这方面又有多少“创新”举措,值得听听王中山的见解。

  2、不能流传的音乐艺术何以为继

  就像许多京剧团只有让作品评上奖,才能得到政府资助养活演员一样,有些音乐院校和团体也在热衷于音乐创作为“评分表”服务,追求“新、奇、大”。技巧的堆砌、音响的猎奇、时空的扩大,动辄就是大型“协奏”,把老百姓都吓走,剩下台上的自娱自乐。这可能也是无奈的“名和利”闹的,要参加国际比赛,不卖弄技巧不行;要让政府出资,作品不大不行。获奖是政绩,至于作品能否在大众中流行就不是“当务之急”了。那么多为比赛创作的“高深”作品大众无从知晓,就是偶然知道也听不懂。而像《良宵》、《天山之春》、《姑苏行》之类的可以让老百姓“朗朗上手”、喜闻乐见的器乐小品难觅踪迹,新作动辄就是论小时的协奏曲,老百姓想玩也玩不了,那索性就不玩了,于是市场萎缩,院团只能再进入争大奖的“恶性循环”。这样的“象牙塔”音乐还能指望流传于世或源远流长吗?

  古筝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古筝又有多少“群众”可弹的新作呢?

  3、电影讲故事,音乐听旋律,大众审美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背景的本源。

  曾经一个时期的电影专注于讲画面、将镜头、讲寓意、讲象征,让老百姓看得似是而非云里雾里。后来似乎电影人明白了,给中国老百姓看的电影还得讲故事。都知道“音乐三要素”在世界上各有所长:东方的旋律,非洲的节奏,欧洲的和声。但我们很多作曲家似乎都对本该擅长的旋律不屑一顾,甚至把《二泉》、《赛马》、《梁祝》之类的经典都讥为“小曲”,只管闭门玩作曲技巧也无需采风,颇有点自己写不出旋律而嫉贤妒能的嫌疑。如果我们换个视角看看流行歌坛,“周杰伦”们觉得国际潮流的《双截棍》舞累了,于是开始打造优美的《青花瓷》、《菊花台》了,因为他们知道不能光顾着自己过瘾,更得让广大的“工农兵”过瘾,这样自己才能在“音乐市场”上长久地“过瘾”。其实就像“看电影看故事”一样,中国老百姓听音乐就是要听旋律,这样的大众审美取向是中华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再怎么发展也不会离开民族文化的本源。

  主流古筝至今一直坚守着五声音阶的传统,但受到各种音律或者无调性音乐的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状态大众审美能接受吗?筝艺发展要不要与大众审美“合拍”?究竟“筝向何方”?可以听听王中山的真知灼见。

  三、名家讲坛之二:《唐宋印象》。作为中国文化部公布认定的“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具有深厚传

  统国学书画功底的琴家李祥霆,将携何作如先生提供的一张唐琴

  登上讲坛。除了在“泠泠七弦”上“弹”古论今,对古琴名曲进

  行赏析,李祥霆还将在交流互动中,接受现场命题,即兴演奏,

  一显文思琴韵相融,心手声情和鸣的精彩。

  背景链接

  1、数千年古琴“一成不变”,人文与文化的集约最具艺术生命力。

  古琴堪称中国乐器的“图腾”,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太多的天地哲理、正身养心的人文和文化属性。古琴在中国音乐长河风风雨雨走过三、四千年,直到今天,其斫艺、髹漆、形制、演技等“琴道”都未曾改变,这在民族乐器中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也足见“琴学”是古代先贤成熟智慧的结晶,更是集人文和文化内涵于一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李祥霆不仅熟谙琴学,并精于国学、礼乐、书画等传统文化。作为“琴人”,只有在此基础上达到琴人合一、心曲相生的境界,才会走入古琴音乐的“自由王国”。

  国学在雅乐中增色,雅乐在国学中共鸣。国学兴、琴学兴,修身正心以铸就国民新的人文精神,再现古风,则使艺术生命力在社会人文精神的传承中永生。古琴艺术集人文和文化于一身,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这也许正是她能绵延数千年而“亘古不变”的奥秘。

  2、从心而生——最好的音乐演绎是看不见技巧的

  现在许多器乐作品及其演绎都很注重“炫技”,常常是“只有技巧没有音乐,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见琴人不见情感”。其实真正好的音乐演绎,应该是由心而生,让人看不见或者说不关注技巧,而是能够投入音乐表现的情感中,这样的演绎才能打动心灵。中国民乐发展几千年,在其大量的经典作品中,有多少是随心而为,顺势而成,又有多少是“纯技术”或者“纯艺术”的刻意创新所为呢?

  李祥霆能够为现场命题即兴演奏,除了深厚的艺术功底,更重要的是能够“情由心生,随心所欲”。让整个人在音乐的海洋中随心游走,才是真正“琴为心声”的境界。

  3、聆听千年古韵,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何作如先生提供的一张唐琴“九霄环佩”,将在李祥霆的指间鸣响。

  当我们聆听三百年前的小提琴,也许会感到神奇无比。而当我们拨动琴弦,不可思议地置身于一千多年前的唐韵之中,直面古代乐器文明和礼乐文明的意境,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悟、感念和感慨。组委会希冀展会生成一种对乐器文明的历史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使传承一种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一个民族的自觉。

  四、古今乐器精品展:《老弦新韵》。本展展示跨越唐代至民国时期

  的10件乐器遗珍,以及当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10件民族乐器

  探索案例。并以文化的眼光进行推荐和解读。

  背景链接:

  1、组委会出资举办“展中展”,用文化回馈知音。

  在E2号民乐综合馆内的醒目位置,展会组委会将划出近200平方米的面积举办此展,真切期望在正本溯源,古今对照中,所有热爱民乐的人们,能更加直观地感受民族乐器的广阔历史,探究民族乐器的发展轨迹,体味民族乐器的深厚魅力,展望民族乐器的美好未来。组委会认为举办这种融知识性、历史性、学术性和启示性于一体的展览,是对参展和观展知音最好的文化回馈。

  2、八千年乐器文明史没有留下一部系统的乐器学

  考古史料表明,中国的乐器文明史可上溯八千年之久。换言之,华夏大地从荒蛮走向文明,是由黄钟大吕丝竹管弦一路相伴,从寂静无声走向了勃勃生机。

  虽然中国民族音乐的记载、遗存丰富多彩渊源流长,但作为音乐载体的乐器,却往往少有人关注。演奏者风光无限,而乐器人多是无人喝彩。八千年的乐器文明没有留下一部系统的乐器学,中国音乐学院也是刚刚开始筹建这方面的专业。

  从历史的视角看,一件乐器的内涵,是一个时代的沧桑,是一位名家的风姿,是一节音乐史的链环,……。比如本展中唐代古琴的断纹中蕴含着大唐遗韵;梅雨田京胡上的松香泥和包浆,折射出国粹京剧的无尽风采;而刘天华所用的二胡形制,更浓缩了一代民乐宗师的国乐改进精神。

  通过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人文环境中乐器实物形态的比对,不仅可以探究其时代的人文特点,更重要的是了解其发展轨迹,从而对优化出具有生命力的,符合发展规律的当代乐器有所启示,并通过长期积累得以逐步串起乐器发展的链环,这也是组委会办展的重要缘由。

  3、竖起当代民族乐器发展的里程碑

  当代乐器人一直坚持不懈地书写着当代乐器史的辉煌,虽然许多探索由于缺乏科学论证或受制于各种局限而淘汰,但依然有许多得到普遍推广使用的成功案例,满足了民族器乐发展的需求,或是推动了其发展,堪称是里程碑式的成功项目。对这些成功项目的探索过程、改良思想进行认真解读,无疑可以启示乐器事业明天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研究在现代技术条件、人文环境和审美需求的状态中,乐器发展的理念、方式及规律等学术思想。

  五、2012中国民族乐器改革工作座谈会:《斫艺流长》。组委会安排了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乐器协会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民族乐器改革工作座谈会》,将由组委会安排在展会期间。座谈会将通过专家们的充分讨论,在总结历年得失的基础上,对当今乐器改良工作的理念深入探讨,形成指导日后民族乐器改革实践的“上海共识”。会上还将提出10个近阶段中国传统乐器急需改良优化的重点项目,为行业指出更好的发展抓手。

  背景链接:

  1、把乐器改良置于社会文化的领域和高度进行考量

  乐器作为社会文化的精神产品,其改良发展不应该是“从物到物”,而是应该站在社会文化的高度进行审视。比如乐器音色涉及民族的审美传统及发展;而音律的转变或是多元发展,也与传统音乐律制对人们欣赏习惯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等等。因此民族乐器的改良,往往是一件关乎“民族性”文化潮流走势的事情,必须用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眼光进行观察而后行。

  2、在“宣传需求”中最易产生“不良轮回”和“大胆想象”,将乐器 之“良”改为“不良”。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来,获国家各等级科技奖的乐器改良项目约百余项,真正能够在行业和市场推广应用的凤毛麟角。一些企业出于广告或政绩宣传的需要,高举创新大旗却少有科学论证或史料研究,靠大胆想象或领导建议打造新品,积极参与评奖。而评奖专家或组织的意见也往往因种种原因高调歌颂,常有“将成为今后发展方向”等溢美结论。而很多项目最终常常是对以往失败案例的“轮回”,或是有悖乐器形制结构的科学规律及声学品质的审美等,甚至将原有乐器的“良”改成了“不良,成为无人问津的“浮云”之作。在这种“浮躁”的境况下,通过行业组织达成乐器改良在技术层面和制艺、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共识,以促成乐器制作行业健康有序而科学地发展,实在是非常重要的明智之举。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陈星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