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古 筝 > 正文

琴声悠悠 筝韵常伴

2015年07月22日    来源:大众网    

琴声悠悠 筝韵常伴

神州乐器网讯 谁能想象一种诞生于2000多年前的乐器,今天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中国民族乐器古筝。目前,全国习筝人数达数百万,位居民族乐器第一;与此同时,筝业产量以每年25%至30%的速度递增。近日,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及第七届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两大筝界盛事齐会“中国古筝之乡”江苏扬州,近千筝人共聚一堂,再次关注这一古老民族器乐艺术的历史、当下与未来。

作为社会普及程度最高的民族器乐艺术之一,古筝该如何进一步提升水平?以扬州为例,学习古筝的有2万多人,古筝培训机构有150多家,中国音协古筝学会秘书长、古筝演奏家王中山认为,优秀的习筝者可以到专业院校再深造。在“走出去”的同时,还要“请进来”。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樊艺凤建议,高等艺术院校可在古筝教学上细化分类,在培养古筝专业演奏人才的同时,加强古筝社会化教育高端师资的培养。理论研究一直是古筝艺术发展的短板。在第七届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戈弘看来,古筝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发展并不同步,稍显滞后,“筝学”研究有待加强。对此,王中山提出应该以国际视角来看待和研究中国古筝艺术。

古筝艺术的发展还要依靠作品创作推动。据扬州市古筝协会原会长张弓介绍,为提高扬州的古筝发展水平,他们曾请知名作曲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者之一何占豪,创作了以扬州“名片”——鉴真为主题的古筝作品《东渡》。对于作曲者来说,创作古筝作品,既需要对其音乐语汇有所了解,更需要对中国民乐的发展怀有担当意识。来自台湾的大学国乐系教授樊慰慈呼吁年轻一代继续提升创作素养,延续老一辈筝人作曲和演奏同步进行的传统,保持艺术创造力和生命力。

本届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的主题定为“新时期传统筝艺的传承与发展”,传统筝艺对当代古筝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思考。活动期间举行的古筝名家流派展演音乐会上,老一辈艺术家们演绎了传统流派曲目,如河南筝曲《幸福水》、潮州筝曲《柳青娘(活五)》、浙江筝曲《月儿高》、山东筝曲《昭君怨》。与西方音乐不同的是,中国音乐的最高旨趣不在音响的深厚、结实、气势和磅礴,而是旋律在线性游动时的起伏、强弱和虚实,这与其产生和发展所扎根的土壤——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传统筝艺也是如此,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音乐传统精神,讲求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韵味。

古筝的“魂”在于古筝的韵味,有声有韵才能打动人心。古筝艺术山东筝派代表性传承人赵登山担心随着传统筝艺的失落,古筝虽有声却没了韵味,而为了避免这种遗憾,就要求新一代的习筝人必须肯下苦功夫,扎实掌握传统技法,尊重传统,敬畏传统。

本届金钟奖古筝比赛进入复赛后,参赛者首先要选择一首传统曲目进行演奏,然后是演奏一首创作曲目。传统流派筝艺往往更能体现个体独特的生命力。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张振涛认为,对于传统筝艺的传承,应将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保留,而进入现代的那部分则是另一条与之相并行的道路。专门从台湾赶来的庄国年,参会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接触传统筝艺,听一听最地道的传统筝曲。试想,若是所有的筝乐不幸失落了传统的血脉,几百年后的人们如果还想听听原汁原味的河南筝曲,又该去哪里寻找呢?

当然,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人们也在尝试让古老的古筝艺术以大众文化的形式走入普通人的视线。呈现形式上,添加肢体语言或表演成分等视觉元素;传播途径上,与影视剧等大众文化产生联系……美国帕萨迪纳市立学院音乐系教授向新梅曾担任某大型网络游戏配乐的古筝演奏,此次交流会上,她便与大家分享了其中几段乐曲。

在金钟奖古筝比赛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在作品风格、演奏方式、乐器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的选手。如多声筝、站立演奏,以及在演奏过程中加入清唱段落的声“琴”并茂。对此,本届金钟奖古筝比赛评委会主任王中山说,百花园里牡丹永远是百花之王,但也应允许有“带刺的玫瑰”。一方面,要留有探索空间,另一方面,有必要坚持古筝艺术本体,分清主流和支流。

“探索的理念和认识是好的,但追求理念并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作品要体现作曲家和当代人的情感和认识,反映出乐器所固有的本质和特色。”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韩新安认为。广大民众的喜爱是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民族音乐的“可听性”和“民族化”中,传达的是中国人的核心审美价值理念。古筝艺术的创新、探索、实验,应当扎根于对民族传统的传承之上,如果为了创新而丢了传统,忽略了艺术的审美本质,这种创新就不可靠。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王超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