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为中国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的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身上笼罩着许多光环。很多人称张维良为“中国笛王”,还有很多人称他为“圣手箫王”。1986年他灌制了中国第一张激光唱片《箫的世界》。他还是最早发起并实践“新民乐”的音乐家之一,不仅引进西方元素到民乐中,还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笛箫独奏曲和协奏曲。
他多次与张艺谋、陈凯歌合作,担任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影片的独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型团体表演《自然》配乐的作曲、配器以及整个开幕式全部文艺演出的箫笛演奏都是他一个人。
张维良的笛艺曾跟随冯子存、赵松庭、王铁锤等名家学习,可谓是一个集大成者。早年他改编的古曲《秋江夜泊》、《梅花三弄》等早已成为经典而广泛流传。现在张维良的作品正朝他想探索的方向发展,虽然他的作品听上去很现代,但他说一砖一瓦都来源于中国文化。
文/本报记者 沈远安
成就
将笛子音域拓宽至三个八度
在张维良看来,民乐来源于民间,曾很繁荣,但当下西洋音乐对民乐的冲击很大。张维良创造性地在笛子演奏中运用了全音阶及十二音序手法,将笛子的音域拓宽至三个八度。这种后现代手法也被张维良运用于箫的演奏上,让听惯传统笛箫演奏的人听觉上感到很新奇。
《广州日报》:你虽然是一个演奏家,但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你更愿意被人称为演奏家还是作曲家?
张维良:笛箫的技术在不断发展,演奏的时候要体现出来,而作曲要先了解文化背景,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入手去发展它。虽然我创作了不少作品,但我还是觉得我不是一个作曲家,而是一个演奏家。
《广州日报》:你觉得演奏时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经常有些人被人称为快手。
张维良:快速演奏或者说顺着音阶来演奏,对很多人来说不难,但如果不是顺着音阶的话,有的人可能吹不下来。比如我的一些作品被指定为金钟奖的比赛曲目,就有很复杂的技术,混杂、吐音、连音,对比伏度达到极致。但这些只是手段,最终演奏依靠的还是文化内涵。
《广州日报》:笛子过去有南北流派之争?你觉得现在还有新的流派产生吗?
张维良:我自己没有流派,我跟过四个大师学过。其实流派怎么形成的呢,是在过去特定背景下,比如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以及语言文化不同的环境下造成的。但现在是信息社会,资源共享。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