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小号、贝司与清音、金钱板、川剧打击乐看似不搭界,却有人很有想象力地把它们 “凑”在了一起。2月14日,由澳大利亚的“下班了”乐队与四川清音艺术家田临平、二胡演奏家周珏、川剧打击乐鼓师钟开平等10位中外艺术家们联袂演奏的《老成都》音乐会,在成都武侯祠结义楼上演。他们将西方乐器与成都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合,用一种奇特的音乐方式为大家还原了一幅“老成都”的风景图。
老成都声声入耳
《自行车》《弹棉花人》《砖垒砖》……翻开节目单,脑子打出大大的问号。音乐会上怎么弹棉花?
答案很快揭晓。舞台上大提琴、二胡等弦乐器发出哑哑的声音。舞台一侧的大屏幕上,一段拍摄于老成都的弹棉花影像静静地播放着。
“这段影像是我10年前在成都街头拍摄的,觉得非常有趣,就想到用音乐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一曲终了,《老成都》的主创,美国爵士钢琴家、作曲家伊瑞克向观众解释说。
随后,几位外国音乐家放下手中的乐器,操着不太标准的四川话,各自在台上模仿起小贩的叫卖声。“叮、叮、叮……醪糟汤圆、担担面……”热闹的叫卖声,把大家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成都街巷中。
2个小时的音乐会,现代爵士音乐与清音,打击乐与弹棉花、街巷叫卖之声等不同元素融为一体,让人耳目一新。“音乐会运用了38种中西乐器。”《老成都》的创作者之一、四川音乐学院教授邹向平告诉记者,用现代爵士乐和打击乐营造出的成都,既保持着独特的历史韵味,又充满着时尚前沿的气息。
打击乐包装叫卖声
“这台音乐会从创作到现在已经有10年了,先后参加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的音乐节。这次是第一次回成都演出。”邹向平告诉记者。
2001年,伊瑞克夫妇受邀到成都讲学期间,看到邹向平写的一本介绍老成都特色吆喝声的书后,突发奇想:何不将这些叫卖声用打击乐来包装,创作成为音乐节目?邹向平和伊瑞克夫妇游走大街小巷采风,弹棉花、卖丁丁糖、自行车这些当时最常见的成都街景逐渐汇聚成他们的成都印象,进而诞生了这台充满想象力的音乐会。
伊瑞克夫妇不仅爱上了成都的生活方式,对川剧等艺术更是感到惊叹。“回国后,他们立即申请当地的艺术基金,来成都学习川剧打击乐。”如今,伊瑞克夫妇虽然四川话不太流利,对川剧的打击乐却可谓是行家里手。邹向平告诉记者,他们还在澳大利亚办了一个川剧打击乐培训班,在澳洲传播川剧文化。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