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乐器网讯
编者按:左权民歌真正发展,是在八年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文化工作者和本土文化人,利用左权民歌旧调填新词,大力宣传全民抗战,使左权民歌从低吟浅唱变成了慷慨高歌,去向了街头饭坊,唱到了各种集会,甚至表演到了大小舞台,由此成为左权县的一张瑰丽名片。
6月17日,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与中国音乐学院、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组织60余人,深入我省民歌之乡左权县开展艺术实践和采风活动。
一“刘梅和旦哥两小无猜,双方父母早在他俩尚未出世前就指腹为婚。后来突生变故,旦哥的爹去世了,家里一天比一天穷困。刘梅的娘爱财如命,把刘梅又许给对门死了老婆的财主刘老胖。财礼送来了,婚期也定了,刘梅和旦哥遂决定逃婚。跑到山头上,看到桃花正开杏花谢了,当场唱了:桃花红来杏花你就败,爬山过岭俺俩躲婚来。结果没跑成,让刘老胖抓了回去。刘老胖逼迫刘梅成亲,还要杀旦哥,刘梅苦苦哀求。旦哥悄悄对刘梅说:等我把刘老胖熬死,再回来娶你。旦哥远走他乡,到山东一个县城当运盐长工。25年过去了,旦哥回来后,刘老胖死了,一对苦命的有情人在河滩把杨树和柳树枝插在一起,唱了:桃花红来杏花白,爬山越岭我寻你来。一铺滩滩杨柳树,一铺滩滩草,一群群有情人就数这俩人好。后来,杨树和柳树就合抱着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中间着过三次火,枯死了三次,又活过来,一直长成现在这样的参天大树。”
在左权县红都村民歌基地,著名民歌歌唱家石占明带领大家来到当地有名的杨柳青树旁边,为大家讲述了这个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并进行现场教学,从唱法、渊源等方面为师生讲解了左权民歌。
杨柳青树是当地的重要一景,民歌《杨柳青》即来源于此。在杨柳青的树荫下,在茂盛葳蕤的草丛中,华夏艺术团成员和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围成一圈,欣赏石占明和其爷爷、叔叔一起为大家演奏锁呐曲,而他们使用的则是经历了70余年漫漫岁月浸蚀的唢呐,迎来送往、泛黄的唢呐上有的地方贴着胶布,有的地方已破损。
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左权籍青年歌手崔瑞宁为大家表演了左权小花戏,大型歌舞剧《太行奶娘》的奶娘扮演者刘海萍和石占明深情对唱左权民歌。
“开花调”是左权民歌中的一朵奇葩。在左权民歌展览馆,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琳琅满目古色古香的展品。石占明介绍说,不仅植物可以开花,其他东西也能开花,这里的任何一样东西也都能“开花”。大部分歌词是即兴创作,随编随唱,不用专门学习,一听就会。
泛黄破损的《音乐簿》《左权小花戏》《左权抗战民歌选》《左权新民歌》《左权民间器乐曲》等历史资料,小板报、麻油灯、医疗箱、陶罐,各种农耕器物,都流淌着浓浓的优美旋律。
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处处长张照杰说,通过这次民歌村采风活动,我们对于山西民歌的源流、发展等有了更加清晰、立体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后在山西民歌方面的教学、演唱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
左权县作协主席、左权民歌小花戏研究会常务理事张基祥在接受采访时说,左权县古称辽阳、辽州,后名辽县,1942年因左权将军牺牲在这里而易名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中段主峰之侧,俯瞰冀豫,背靠晋陕,境内沟壑纵横,风光绮丽。历史悠久,更是中原文化和黄土文化交汇融合、擦出多元文化火花之地,尤以民歌、小花戏源远流长,影响广远。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艺术之乡”,素有万首民歌千出戏的美誉。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全国民歌王石占明的出现,小花戏《开花调》获全国群星金奖,盲人宣传队多次赴京演唱,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全国巡演,让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不仅誉满神州,而且走出了国门。左权县早在宋代古籍中就有“圣朝文教今沾被,弦诵家家礼乐全”“虽为穷乡僻壤而比户弦歌”等记载,这是因为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历代在这里休养生息的劳动人民,用哼唱小曲的形式,歌唱生产,歌唱生活,尽情地宣泄与鞭笞苦难生活和社会丑恶现象,歌颂与追求美好生活和美好爱情,代代相传,口口相授,逐渐形成了山歌、小调和大腔三大类或委婉动听、或粗犷豪放的数以千计的民歌小调。尤以开花调优美动听。开花调采用比兴手法,上句咏物,下句抒情,而且任何物件均可开花,如“豆角角开花弯回来,不想走了你返回来,亲呀亲呀格呀格呆”等,歌尾的衬词、叠词、虚词更使小调曲调婉转,感情真挚浓烈,男女老少皆喜哼唱。左权民歌真正发展,是在八年抗战期间。改革开放以来,原汁原味的传承,大胆的改革创新,使左权民歌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在左权而且在全省甚至全国声名鹊起。
链接: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植根于山西丰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挖掘和整理山西民歌、民舞、戏曲等民间文化资源,开展舞台艺术创作演出活动。自2005年建团以来,创作演出了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大型戏曲晚会《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大型戏曲晚会《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大型山西说唱剧《解放》等一系列舞台艺术作品,几大剧目均成为精品剧目,有的获得国家级大奖,成为山西对外交流的名片。说唱剧《解放》自2009年推出至今,已在全国30个省100多个城市演出726场,近百万观众观看了演出,在全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热潮,创造了新世纪山西舞台艺术的奇迹,被称为“山西文化崛起的重要标志”,为山西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报记者 史莉 文/图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