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走进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李庆生正忙着给一把把电吉他调音。农民出身的李庆生已经在这个行当侍弄了10多年,练就了一双分辨音色饱和度的耳朵,一天可调试300多把电吉他。与他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的,还有来自周边村的十几名妇女,有的在装旋钮,有的在装拾音器。
鄌郚素有“吉他小镇”之称,年产各类乐器200万把,乐器年产值10亿元。“扛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制琴”,亦农亦工是当地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成型、打磨、喷漆、烘干……做一把吉他有七大工序,每个大工序有一二十个小工序,80%的工序需要手工完成。因此,这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足够多的手工艺人。鄌郚吉他产业全链条从业人员8000余人,超过全镇人口的1/10,有的从业人员月收入近万元。
过去,鄌郚吉他小厂较多,一个人完成多道工序,程序界限不明,制作标准不清。以昌韵达乐器总经理张隆纲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企业负责人,不断细化生产流程、完善制作工序。“有的工序误差不得超过1毫米,如果不设定质量标准、不严格执行制度,怎么换取市场认可?”张隆纲说,经过10年发展,他的工厂已具备规模化、标准化优势,工人数量从最初的10人增加到80多人,电吉他、贝斯等年产量超过10万把,远销海外。
在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制作电吉他。(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摄)
目前,鄌郚乐器生产及乐器配件加工企业已发展到80余家,产品涵盖电吉他、木吉他、尤克里里、班卓、曼陀铃等8大系列近400个品种,销往韩国、日本、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无论企业是大是小,关键要高质量发展。”鄌郚镇党委书记孟红说,这些年鄌郚乐器产量不小,但大部分产品按订单生产,批量走货,在国外贴牌销售,利润并不高。针对品牌不响、人才不足等问题,鄌郚镇积极组织乐器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引导企业与院校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加大创新投入,引进技术人才,推动乐器产业从贴牌生产向自主研发转变。
经过多年精耕细作,鄌郚已培育“KRAIT”“大树”“胜利者”“德鲁拉”等近40个本土品牌。曾在北京从事编曲录音工作的刘迪,正是看中了鄌郚乐器的发展前景,几年前来此成立迪生乐器公司。通过跨境电商网站,他将电吉他销往国外,一个月能卖6000多把,他要“让全世界的乐手都知道鄌郚这个地方”。
“下一步我们将把‘鄌郚’牌吉他作为区域公用品牌集中推广,同时结合‘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将吉他产业逐步向音乐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延伸,进一步丰富吉他产业内涵,让鄌郚真正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吉他特色小镇。”孟红说。(新华社)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