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古 琴

铁路职工千里赴杭州拜师 农家小院扬起古琴声

来源: 2015-07-23 12:00

神州乐器网讯  柿子树亭亭如盖,两畦蔬菜鲜翠欲滴,一阵古琴声传来,小小的农家院更显清幽静雅。

7月20日,笔者走进这个小院,主人李晓东正在耐心地给古琴调音,他身后竖排着十来张新做的古琴。

“这是郑州一家琴行定制的,过些日子就要交货了。”李晓东边说边忙着手头的工作。

34岁的李晓东,是东光县的一名铁路职工,2010年开始接触并喜欢上了古琴制作。为此,他加入了某贴吧,一边和大家探讨古琴演奏与制作,一边寻找名师。一天,他在媒体上看到了有关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岳思的报道,于是千里迢迢跑到杭州拜师学艺。马岳思是浙派古琴传人徐匡华的弟子,有二十余年的古琴制作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晓东对古琴的热爱终于打动了马岳思,经过刻苦学习,他最终掌握了传统手工做古琴的技法。

回家后,他便尝试着制作古琴。“他刚开始做古琴的时候,在自家楼下的车库里,利用晚上下班的时间做。当时正是夏天,天气热,蚊子又多,常常被咬得满身是包。”李晓东的妻子马丽说。

经过马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刻苦钻研、反复实验,2011年,李晓东成功做出了第一张古琴。试音一发到网上,就得到了琴友们的赞许和认可,这张古琴也遇到了一位知音,被武汉的一位琴友购买。这给了李晓东极大的自信和动力。他开始把做琴所需的工具全部置办妥当,并把工作室由车库搬到了自家的老房子里。

李晓东现在做出的琴,从外观形制到音色音质越来越出色,得到了马岳思老师的称赞。“7月下旬,老师会过来指导我做琴。”李晓东高兴地说。

古琴制作源远流长,看似简单实则内涵很深。“制作古琴在古代叫斫琴,大约要上百道工序,像选材、木胚、掏槽、合琴、裹布、挂灰、打磨、髤漆、推光等等,用料考究,工序冗繁。单单是做漆,就有20多道工序。传统手工斫琴就是在做一件漆器,是乐器,也是一件艺术品。”李晓东不善言谈,但说到做琴,话就多了起来。

问到一张琴能卖多少钱,李晓东有些羞赧,他说自己还是个新手,没法和前辈们比。大师级的一张琴能卖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自己也就是收个成本,交个朋友。

4年多来,李晓东做出了20多张琴,今年开始已经有琴行成批定琴了,单靠个人利用公休时间有点儿忙不过来。为了支持儿子,李晓东的父母开始帮忙打下手,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忙里偷闲,李晓东为自己、妻子和儿子各做了一张琴,每当闲暇时,一家人就会一块儿喝喝茶、弹弹琴。看着满地的刨子、凿子、刻刀和一张张制作好的凝结着自己智慧和心血的古琴,李晓东乐在其中,梦在其中。

返回上一页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相关新闻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Copyright© 2002-2021 神州乐器网版权所有
豫ICP证:豫ICP备050113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