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钢 琴 > 正文

免费的“午餐”:“零消费”学钢琴

2011年03月04日    来源:四川日报    

  “让艺术从奢侈培训变为平民培训,给普通百姓一个成就艺术梦想的机会……”龙泉驿区市民艺术学校校长王华,对记者说起“零消费”艺术培训模式的宗旨。“周末,接受免费艺术培训,已经是百姓生活的一个常态。其影响辐射全区12个乡镇的几十万民众。”王华说。

  刚进龙泉驿区,驿都大道旁壮丽的人工瀑布便吸引了眼球。隐匿于瀑布之后的一栋二层楼房,是2007年正式挂牌的龙泉驿区市民艺术学校,也是全国唯一让区内百姓免费接受培训的艺术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24位专业艺术教师,其设施、设备、师资由政府全额投入。现有声乐、钢琴、琵琶、书法、瑜伽、跆拳道等23个门类120个班,近年又陆续在全区12个乡镇设立分校。开校至今,青少年、中老年26000余人次全额免费接受了不同类别的艺术培训。

  艺术学校不仅丰富了区域内群众文化生活,也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着力。

  2月27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成都龙泉驿区市民艺术学校内,充满了歌声、琴声、锣鼓、秧歌、书法、象棋……记者见到,几个乡镇的市民、村民约数百人相约而来,现场热闹就像喜庆的节日。

  一堂钢琴课:

  单间里的快乐音符

  成人钢琴班共有6名学员,学员个个单用一个琴房。而陈华兰老师的60分钟一堂课,被延长到90分钟。“我争取给每位叔叔、阿姨上好课。他们私底下在比赛,看谁学得快呢。”她笑着说。

  2月23日17:30,市民艺术学校开年第一堂成年班钢琴课。

  “寒假”没见面的老学员们相互寒暄两句,就迫不及待地各自走进琴房,看他们打开琴盖那一刻,脸上是那么的兴奋、喜悦。

  “几个星期没上课了,我们先复习一下年前教的曲子,先练一下我再检查哦……”布置完第一堂钢琴课的任务,陈华兰走进第一间琴房,开始了对每个学员的单独指导。

  “再快一点,快,好的,就保持这个节奏哈……”弹琴的是54岁的新学员师玉兰,曾一直生活在农村,弹钢琴完全是零基础,只见她双手放在键盘上,手指比较僵硬。陈华兰特意挑选了难度低、耳熟能详的曲子来教师阿姨。

  “师阿姨,你看这里需要停顿一下,然后慢慢地再加快节奏。”陈华兰一只手指着琴谱,逐个音符解说,另一只手覆在师阿姨的手上,领着她在琴键上移动。“放松,先跟着我感受一下。”听着年轻老师细心指导,师阿姨原本紧张心情也放轻松了,磕磕绊绊的琴音变成好听的音乐。

  随后,陈华兰来到隔壁琴房。学员李广源弹奏的曲子不是琴谱上的教学曲,竟是自己填词的《好心态大健康》歌曲。“李叔叔,今天弹得好熟练啊,假期也经常练习吧。”

  退休之前,李广源曾是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的技工,一生和机器打交道,退休之后研究起钢琴这台 “机器”。“肯定是相通的,要搞懂肯定不难。”说起选学钢琴的初衷,李广源仍有些不好意思。“之前接触机械,搞一遍就懂了,但是钢琴学了几个月还是弹得硬邦邦的。”虽然春节期间没有课程安排,李广源仍然坚持假期到艺术学校练习钢琴。

  “夕阳无限好,黄昏花也俏,好心态大健康,无怨无悔献爱心总是乐陶陶。”李叔叔边弹钢琴边唱歌,还不时盯着陈华兰的脸。

  “啪啪啪……”终于听到陈华兰的掌声响起,李广源松了一口气。陈华兰给他指出,节奏还有一点问题,“那我再弹唱一遍,请老师指导哈。”李广源又开始弹唱起来。

  之后,陈华兰走进第三间琴房……

  一名才艺学员:

  京剧班的“名誉班长”

  刘蓉跃快60岁了,既是舞蹈班的学员,又是京剧唱腔班的学员,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热爱班集体,被大家公认为“名誉班长”。很难想象,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曾经当果农的刘蓉跃,仅仅读过几天小学。

  2月25日8:30,能坐上百人的艺术培训学校多功能教室,每周一次的京剧唱腔课半个小时后开课。一眼望去,记者不禁惊讶:准备上课的全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身着红色的羽绒服,扎马尾巴的刘蓉跃抱着一叠学习资料轻快地走进教室。还未来得及放下手中的东西,她就跑上讲台,“下周建议我们班去春游嘛,这期又多了10多个新同学,把二胡带起,每个人都可以唱一段,要不要得?”老人们兴奋不已,“太好了,去哪里呢?”多功能教室顿时热闹起来。

  刘蓉跃的老家在龙泉山下兴龙镇,家人都是果农。她从小跟着父母在果园里长大。结婚之后,和丈夫一起经营果园里的桃树、李树、枇杷树,闲暇时也聊天、打牌。“那时候,我觉得一辈子这样过了也可以了。”但随着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成为旅游胜地,游客多了,有钱赚了,山里乡亲们也渐渐迁往城里。刘蓉跃的儿子常年外出打工,老两口年纪大了做不动农活了,也琢磨着想搬进城里。

  终于在2006年,刘蓉跃一家搬进了龙泉驿星光小区80平方米的套房,成为“城里人”。但搬进新家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生活环境突然改变,曾让她和老伴无所适从。“当时,不晓得怎么打发时间,找个熟人说话都找不到。”于是,刘蓉跃和老伴每天的主要任务变成了逛大街,“哪里人多热闹,就往哪儿挤,现在想起来真太傻了”。

  2007年7月,龙泉驿区市民艺术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声乐、舞蹈、钢琴、书法、主持各个门类艺术培训陆续开班。“天下真有这样免费的‘午餐’啊?”政府提供免费艺术培训的消息,一时间在当地街头巷尾热议。

  “是不是真的哦?”知道这个消息的刘蓉跃与其他学员一样,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到市民艺术学校,她先报了舞蹈培训班。可是,曾经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刘蓉跃觉得,自己年岁大了,又毫无舞蹈基础,担心被人笑话,学了一天就不再去了。

  刘蓉跃万万没有想到,过了几天,艺术学校的老师竟然找上门来了。“说我学得很快学得好,劝我一定要坚持学下去。”刘蓉跃再去舞蹈班之后,果然很快与大家熟悉起来,除了每周一次的舞蹈课,她还要约学员们一起到学校增加练习。

  “她恨不得天天都去跳,真的蛮有意思的。”眼看刘蓉跃每天兴高采烈,不再陪老伴逛大街了,“落单”的大爷心里开始犯别扭。一天,老伴实在忍不住好奇心,也跟着刘蓉跃来到艺术学校。“嘿嘿,我去看了才发现,还有教唱歌的,她跳舞我就唱歌,看哪个整得好。”没想到的是,刘蓉跃的老伴收获更大,不仅成为了艺术学校快乐而忠实的学员,还在学员的介绍下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一个镇的名号:

  西河镇的交响乐队

  西河镇,位于成都市区和龙泉城区之间,属城乡结合典型的街区,城乡一体化大发展后,镇上的人多数在成都工作。镇上新修的文化站,最初人气较低。

  自从艺术学校2008年在当地12个街镇乡文化活动中心(站)设置分校开始,各文化站内人开始打拥堂。

  3月2日中午,温暖的春光笼罩着龙泉驿区西河镇。背着二胡、揣着笛子的林德华大爷来了,当天是老年文艺宣传队的练习日,他提早来摆桌椅。

  13:00刚过,拿着口琴、抱着锣鼓、背着手风琴,随身携带各种各样乐器的人们陆续来到文化站,大厅里都坐满了。“以前没人来耍,说起来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艺术学校,开了好头啊!”林大爷对记者感叹道。

  按照龙泉驿区免费艺术培训的统一安排,各艺术分校是按照“一镇一品”的方式配置教学器乐,西河镇配置了吉他,专业老师每周上课一次,免费教村民弹吉他,还要不定时搞各种公益讲座,让当地村民们在艺术培训中渐渐熟络起来。

  让林德华大爷惊讶的是,吉他课竟是镇上文艺爱好者的大发掘,既有“舞林”高手,也有歌唱“民”家,还有会拉小提琴、手风琴的乐器的能人。

  “要不干脆组织一个乐队?”林德华的建议得到大家的支持。吉他、二胡、口琴、手风琴、小提琴,30多位村民各显“神通”,2008年6月西河镇老年文艺宣传队正式成立。每周四,队友准时到文化站排练;每周五,队友和镇上村民一起上吉他课;周末,几个老队友约好到文化站来定点演出。

  “驻场”演出的西河镇老年文艺宣传队渐渐出名了。今年春节期间,林德华和队友们忙得不亦乐乎,弹吉他、拉二胡、吹笛子、编相声、演小品,镇上大大小小的文艺演出,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也获得了不少忠实 “粉丝”。3月2日这天,老年文艺宣传队又来到文化站来排练 《花儿与少年》,照例吸引了不少村民。

  “我不是来凑热闹的,是来练习的。”看着老年宣传队个个吹拉弹唱搞得热火朝天,村民谢光琴也不甘寂寞,跑到文化站办公室里借了一把吉他,坐在宣传队旁边,开始认真学弹起来。有了谢光琴的带头,村民也纷纷效仿,抱着吉他围坐在宣传队周围,大有“比比看”的气势。锣声、琴声、笛声……协奏成一曲曲乡村“交响”。

  “没想到吧,现在我们镇上好多人都会弹乐器了,再组织个老年乐队都不成问题咯。”林德华大爷自豪地对记者说道。

  今年,老年宣传队准备给镇上每个村来一次“巡回演奏会”,他们想在扩大知名度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来艺术学校学习。“如果把镇上的吉他高手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吉他乐团都得行,到时候联合起来搞演出,那样就更有看头了。”老年宣传队的队友们,谈起这个设想,个个都很有兴趣。

  专家声音

  “零消费”模式的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是必须的

  “‘零消费’将专业艺术培训覆盖城乡,让普通的百姓能免费享受市场高价的艺术培训,作为非营利组织,政府提供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是必须的。”四川社会科学院教授胡光伟认为,市民艺术学校提供的免费培训,不仅让艺术走进百姓生活,对提升市民综合素养,城市综合竞争实力,起到了一个资源整合利用的效果。“将资源用在最急缺的人身上,不管是学龄前的儿童,还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政府出资进行艺术教育,给热爱艺术的人们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将有益于改变社区群体、社区风气、邻里关系等。”

  “零消费”能否持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政治、经济大发展前景下的文化自觉行动。在胡光伟看来,“免费艺术培训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但是实惠可以持续多久?学校所有经费由政府财政全额拨付,校舍、器乐、教师聘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当地政府就要不间断地投入,不能是‘作秀’,演完一场就落幕。当它成为百姓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就当鼓励‘零消费’模式持续下去。”

  与此同时,艺术学校还要加强自身的管理,这是“零消费”持续的关键。胡光伟坦言,“不能因为免费,提供的教学质量、服务就打折扣。相反,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更应严密和规范,这样才能保证市民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市民的艺术精神乐园。”

  “零消费”能否复制

  “‘零消费’模式是肯定可以复制的,但关键是如何聚集资源。”四川省文化馆长张汝宜表示,“按照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我省所有文化馆站将为市民提供免费培训,这也意味着我省将出现多个‘零消费’的市民艺术学校。”张汝宜还认为,各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多种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