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是民族乐器中的精品。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的刘泽松、姚茂禄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当地正谱写——
10月20日,笔者在玉屏自治县箫笛厂遇见年近古稀的箫笛历史文化传承人姚茂禄老人,他正在工作台前一刀一刀地雕刻。在他的雕刀下,玉屏箫笛恍如历史长者的欢歌,随着片片飘落的雕花,倾诉着不尽的故事。
1960年,姚茂禄在叔父的影响下走进了玉屏箫笛厂,最开始做雕刻学徒工,由于头脑灵活爱钻研,3年后又学习箫笛制作,50年来从学徒到厂长。谈到玉屏箫笛发展时,他说,过去手工制作年产量在3万支,可以说是有市场无产品,20世纪70年代,县里开始学习苏州的双刀雕刻工艺后产量翻3-4倍,年产在15万支,产品销往云南、四川、湖南等省份,但利润低。
1988年,已是副厂长的姚茂禄,决定改变粗加工模式,把玉屏箫笛的质量放在首位,走精品化道路。他说,过去我们是以数量取胜,靠卖材料来取得低额利润,一支箫仅几元钱。现在我们生产的不仅是乐器,更是工艺品和收藏品,注重以工艺提高品牌含量。现在,我们10万支笛子的产值相当于过去50万支的产值。
2004年,姚茂禄在继承前人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先后研制了尺八箫、大头箫、袖珍箫笛等,同时针对不同需求开发了演奏型、吹奏型、普及型、日韩型等43种产品。65岁的他谈起今后玉屏箫笛的发展,眉飞色舞,他认为,玉屏现有生产厂家只有走集团发展道路,才能做大做强玉屏箫笛。
四代从事箫笛制作演奏的百年老字号刘昆山箫笛社的第四代传人刘泽松,10岁开始就在父母的耳染目睹下学习箫笛制作技艺,15岁就随父进入玉屏箫笛厂。由于他功底扎实,被任命为箫笛技术组长,先后到苏州、上海等地学习箫笛制作技术。1982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走出工厂帮助退休的父亲打理刘昆山箫笛社。
经过他精心经营,经历时代变迁的刘昆山箫笛社扩大到10余制作人员和4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年均保持10%的增长速度。为了扩大箫笛销售量,2005年,他派女儿刘莉在北京开设办事处,利用网站销售玉屏箫笛。通过网络,他生产的箫笛远销全国,笔者翻看柜台上的发货单,当日就有陕西、广州、成都等地订单50余份。
刘泽松在从事箫笛销售的同时,更注重玉屏箫笛制作工艺的传承。他说,培养一个成熟的制作技师要15年时间,由于现在劳动成本高,培养人才任务很重。40年来,他的生产厂走出了20余名制作艺人,2010年在玉屏自治县箫笛拔尖人才选拔中2人入选。
谈起今后的发展,他说,玉屏箫笛有400余年历史,现在政府正进行箫笛人才、箫笛原料、箫笛加工基地建设,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人学习箫笛雕刻制作技术,将箫笛工艺传承下去。
采访结束,刘泽松即兴吹起一曲《平沙落雁》,让笔者顿时再一次置身于玉屏箫笛的漫漫历史长河之中。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