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关的琴声
幼年班的孩子大多来自重庆附近的几十个保育院和教养院,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能免费吃饱饭,还能学一门技艺,是吸引这些穷苦孩子最简单的理由。
但他们首先得过严苛的入学考试这一关。
考试的唱片是吴伯超特意挑选的美国《西萧尔音乐才能测试》,幼童们需分辨音高、节奏、和弦变化等,难度相当大。
“有时两个音之间相差不足四分之一个音,让你分辨音的高低。有时候突然来五六个音,再来五六个音,让你分辨看哪个音变了,这个最难。”已过古稀之年、现长居香港的白哲敏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毛宇宽考试时紧张得要命,直冒冷汗,还险些尿了裤子。他是幼年班年纪最长者,但因耳朵好,被破格录取。
毛宇宽记得,当时考场上有一位40来岁、身材不高、体型较胖的男士,穿一袭灰布长衫,操浓重江浙口音。他以为是学校校工,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国立音乐院的院长吴伯超。
幼年班也有女孩来考试,但吴伯超坚持不收,他有他的理由:好不容易学出来便嫁作人妇,对音乐不能从一而终。他也坚持不收富家子弟,理由是吃不起苦。
幼年班学生的专业严格按照一个双管编制的管弦乐团来设置。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手、嘴唇、牙齿、耳朵等条件分配专业,如手指较短的学习小提琴,牙齿整齐、嘴型好的学习管乐。
幼年班极重视视唱练耳和拉琴的基本技艺,认为是成就一流音乐家的童子功。教导处主任梁定佳几乎每个礼拜都要去重庆市区的美国新闻处借还唱片。他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大摞分量不轻且易碎的78转唱片,挤上烧木炭、晃晃悠悠、时不时抛个锚的公共汽车,来回一百多公里山路得花上一整天。
“当时教我们的老师,都是文化精英。就连大音乐家江定仙的父亲江子麟,也来教我们算术,教我们三加二等于五。”解放后曾任中央乐团大提琴首席的马育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当年幼年班里最活泼调皮的孩子如今也年过古稀,戴一顶瓜皮帽,哈哈大笑毫无顾忌,极有老顽童之风。
幼年班聘请了当时最优秀的音乐老师。单单教小提琴的,就有国立音乐院管弦系主任章彦、重庆“中华交响乐团”首席、聂耳的老师王人艺、小提琴家盛中国的父亲盛天洞等。
盛天洞教琴之严,常常让学生吃尽苦头。他怕学生偷懒,便用一根竹竿,一头削尖,支在学生的胳膊和地面之间,胳膊稍有放松便被竹签扎疼,稍一抬高,竹竿倒地,又要受罚。他教琴时常常手持筷子,哪根手指不对,筷子立刻敲上去,若学生怕疼躲闪,筷子稍一使劲就敲松了琴弦。他不得不重新校弦,错了再打,打了再调,不厌其烦。
幼年班实行残酷的淘汰制。凡经主科教师判定无音乐天分和才能的孩子,校方会强令他们退学,分批送回原单位或由家长接回。“学校里常常有哭着耍赖不肯走的同学,每次看到我都觉得很难过。”白哲敏说。
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的情绪,被淘汰的孩子常常在半夜里被叫醒,强行送出学校。这让白哲敏觉得分外可怖,暗地加紧练琴。
全校钢琴只有四台,且学校规定,只能起床铃响后方可练琴。于是,常常起床铃声刚落,钢琴声便打破校园的静谧。主修钢琴的白哲敏有一次提前半小时起床,发现四台钢琴前都已有黑影,在那里坐等铃响。他提前到五点起床,才如愿抢到琴。每次抢钢琴,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冒险。而马育弟拉的大提琴声,也常常是孩子们晨起的伴奏。
到1946年4月,原来的140余名学生,只留下了四五十名。
灵官庙里的贝多芬、莫扎特
1946年春,国立音乐院北上南京复校,幼年班也随之离开。但由于南京校舍迟迟未妥,吴伯超决定把幼年班暂时安置到他的家乡江苏常州。
两辆大卡车把老师和学生从重庆拉到广元,再到宝鸡换乘火车至常州。从常州火车站步行至学校的路上,这群光着头、一脸疲惫的脏小孩,背着行李和装着破旧提琴的大布袋,一路被人们认作耍把戏的。
所谓的新校,不过是一座废弃的破庙,原名灵官庙,掩藏在市区一个角落里。门前一条小运河,行走的竟是乡间运粪的大船。一切都让孩子们失望之至。
但也有令他们高兴的事:自制的琴换成了进口的琴;陆续有新同学来报到,其中包括后来的作曲家金湘、钢琴家张孔凡和中央乐团大管首席刘奇等。
刘奇在入学之前,有音乐神童之称。他报到的第一天,吃饭时,突然听见一阵轻灵悦耳的琴声。“我当时就傻了,就知道我不是神童,以后再也不敢炫耀了。”刘奇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这些事儿,忍不住大笑。
幼年班的另一件新鲜事儿,是学校请来了洋老师。他们多来自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音乐家。教小提琴的阿得勒是原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首席,教大提琴的舍甫磋夫为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首席,还有钢琴家潘美波等许多知名人物。听说吴伯超为了恳请他们来常州教课,竟几次下跪相求。
外籍教师们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常州这座四面透风的破庙,看见一群穿着破旧但认真拉琴且音乐素质极好的幼童,既吃惊,又怜惜。
小提琴老师波杜什卡知道幼年班经费短缺,无法购买国外进口的乐谱,于是亲手抄写乐谱给学生学习,加起来有一尺多高。舍甫磋夫听了卡巴列夫斯基的大提琴协奏曲,想让马育弟学,便连夜听唱片记谱,又花钱请了一位住在上海的俄国音乐家改写成钢琴谱,交给马育弟。
常州时期的幼年班学风之盛,让学生们至今感慨。
“在食堂等开饭时,我们用筷子敲碗来分辨是什么音,有同学的碗不小心摔在地上,第一直觉不是去捡碗,而且分辨音高。”金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后来我作曲,写出来的谱子我是能听见声音的,这就是‘心耳’,就是在幼年班打下的基础。”多年后,凭着这一“心耳”,金湘在1980年代创作出了歌剧《原野》,在美国大剧院上演,引起轰动。
幼年班出身的学生耳朵好,这也是中央乐团至今公认的事实。
残酷的淘汰制仍起着激励作用,但老师们的引导,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无疑为懵懂少年打开了内心的音乐之门,让他们真正开始热爱音乐。
马育弟忘不了与音乐欣赏课老师廖辅叔度过的迷人暑假。每天下午5点左右,太阳刚一下山,廖辅叔便拿个小马扎往礼堂一坐,拨弄着那台走走停停的老唱机,给留校的孩子们放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他们讲《跳蚤之歌》。“我最喜欢跳蚤,因为他可以咬国王。我也喜欢贝多芬,贝多芬与歌德一起碰见国王时,歌德马上脱帽,贝多芬不脱帽。问他为什么,贝多芬答:‘德皇有好多,贝多芬只有一个’。”马育弟沉浸在深情的回忆中,“我们的童年,非常幸福,因为我们跟贝多芬、莫扎特在一起。”
1949年4月,上海市举行“儿童音乐比赛”,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音乐比赛。小提琴第一、二名分别被幼年班的黄晓和、高经华获得,大提琴一、二名被幼年班盛明耀和马育弟获得。钢琴第一名被刘诗昆获得,幼年班的方国庆获第二名。
“我们一直在常州练琴,以前并不知自己是什么水平。”马育弟说。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