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 正文

民族音乐走向新高度

2019年11月12日    来源:人民看点新媒体    
民族音乐走向新高度

图为演出现场

  11月4日晚,贵州国际会议中心剧场,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出品,贵州省民族乐团、贵州省花灯剧院制作演出的交互式民族音画《高原·听见贵州》在这里精彩上演。作为2019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全国重点创作剧目版的正式演出,同时也是“2019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的压轴剧目,其精彩、独特地呈现迷住了观众,让本届艺术节完美收官。

  首创艺术形式展现魅力贵州

  交互式民族音画《高原·听见贵州》以多彩的贵州高原为创作背景,以多媒体互动演出为特色,是融合了民族音乐、民间乐器、美术作品的可听、可视、高互动综合舞台表演项目。

  该剧目源于民族管弦乐《高原》,为贵州省民族乐团副团长、贵州省花灯剧院副院长龙国洪2016年创作。2018年,龙国洪在原作基础上进行多维艺术构思,首创了“交互式民族音画”这一艺术形式。其音乐作品全部取材于贵州民间音乐曲调,演奏乐器更是强调贵州特色,80%以上的乐器是贵州民间乐器或民间改良乐器,其中拉弦和弹弦乐器均为乐团自行研发并获得专利的乐器;视觉上,选取多位著名画家和工艺美术师作品进行整体、局部及微动态处理,使音乐与美术的结合更贴切;而所谓“交互式”,即观众可以在现场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互动板块中的选项加入演出,实现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大众艺术创造价值。

  该剧目自创作初期便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作品除获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之外,还获得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凭借该作品,乐团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8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十佳)展演,是全国申报乐团中唯一一部运用改良乐器演奏的民族乐团;2019年,作品又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全国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成为25部入选作品中仅有的两部民族管弦乐作品中的一部,同时也是贵州首部入选此名录的民族管弦乐作品。

  龙国洪告诉记者,在此前30多场的演出中,团队积累了众多经验,多位著名音乐家、学者也为作品的打磨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一版的《高原·听见贵州》在配器、结构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改动,乐章之前增加了原生态前奏曲与诗歌,视觉部分作了一定调整,弱化了高频次闪动的画面等等。“努力地提升与改进,以达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希望通过这部作品的精心打磨与广泛演出,让贵州民族音乐事业从新起点走向新高度。这是剧组的追求,也是乐团坚持的方向。”龙国洪说。

  互动共演让人人成为艺术家

  春雷声中,雨声沙沙,流水潺潺,雨中的山寨,格外清新……晚会奏响的第一乐章,就将观众带进了美丽的山寨,那是贵州人的乡愁。随着每一乐章的奏响,作为乐队背景的弧形屏幕上出现了与乐曲内容相呼应的贵州元素的美术画面,如国画贵州山水、苗寨风光、民族节庆、蜡染纹样等等,在多样化呈现作品、渲染贵州风情的同时,也令乐曲更加形象可感。

  晚会共分五个乐章,由民族管弦乐《家·山·水》、小瓢琴与大瓢琴二重协奏《高坡顶上》、民族管弦乐与多媒体《节庆记忆》、民族管弦乐《乌蒙循回》、民族管弦乐与合唱《天地人间》构成。贵州多民族的音乐、乐器融入在一台晚会中,不仅乐曲为贵州题材,乐器也多是贵州独有的瓢琴、牛腿琴、侗笛、木叶、芦笙、芒筒、侗琵琶等,为省民族乐团长期以来参考贵州各类民族民间乐器自主研发制作,音色、音调被赋予了浓郁的贵州味道。

  台上的乐手、演员投入演出,而在台下,通过演出独有的交互方式,不少观众也启动手机微信小程序加入演出,选择各种声音配乐。演出到第五乐章时,一段侗族大歌的乐谱发到了互动小程序上,一些观众跟着乐谱加入到演员们的合唱中。这种互动共演,让观众体验到参与创作的乐趣。

  “这台晚会的音乐好听而独特,这样的呈现和参与方式也让人感到新鲜,经过改良的贵州民族乐器很适合演奏贵州的声音。晚会带给我们太多享受,我们足以为贵州有这样一台高质量、展示自身文化特色的作品感到自豪!”观众姜女士激动地说。

  音乐表现可以载入贵州音乐史

  当晚的演出结束后,现场观看演出的省内外专家对该剧展开热烈讨论,在给予很高赞誉的同时也就音乐表现、贵州民族音乐的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蒋英(非遗专家、贵州商学院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在我的记忆中,以如此大型的音乐来展现贵州应该是首次,对于互动式演出印象很深。改良乐器让贵州民族音乐的演奏更加出色,更有助于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与推广。省民族乐团的创新之举,对贵州其他地区乐团或是研究者来说,都有着深刻的启发。

  姚晖(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高原·听见贵州》的演出非常成功,在合成演奏和细节上都完成得非常好,但有些民族乐器的改良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提升张力,让听觉获得更多的满足。另一方面,这些从贵州传统乐器中改良而来的特殊乐器,是否能进入高校和中小学校,进行更进一步的推广,以培养更多的乐器使用者和爱好者,这样才能发挥出乐器应有的文化价值。

  潘伟行(著名戏剧家):这是一台很成功的晚会,成功的背后是贵州省花灯剧院、贵州省民族乐团的综合实力与壮大成长。我在乐曲中听到了高原,听到了从乌蒙山、乌江、侗寨传出的声音。作品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还有提升空间。希望继续打磨,使之具有更多的感染力与张力。

  杨小幸(《高原·听见贵州》音乐总监):今天是贵州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高原·听见贵州》让贵州有了这样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这样一种音乐表现是可以进入贵州音乐史的。这是贵州民族音乐新的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同时也很宽。

  罗新民(《高原·听见贵州》舞台总监):这台晚会可谓活态传承的样板,不仅仅体现在乐器改革上,其演出形式、音乐表现都体现出贵州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晚会有思想,充满张力。贵州省民族乐团率先走出民族音乐创新之路,可喜可贺。

  邵志庆(贵州省花灯剧院院长):我们剧院每年都挤出经费支持贵州民族音乐发展,尽管条件艰苦,仍然力争把贵州省民族乐团做成全国一流民族乐团。担负起贵州民族音乐发展重任,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

【邀 请】欢迎关注《神州乐器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hinayq
【分 享】欢迎订阅投稿《神州乐器网》:www.chinayq.com;分享你身边的器乐故事,提出意见或建议,请直接投稿 shenzhouyueqi#163.com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神州乐器网 神州乐器网微信关注

责任编辑:杨阳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shenzhouyueqi@163.com。

现在有人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为避免恶意留言或垃圾评论信息,发表内容不得低于10个字符! 评论人: 
相关文章
企业服务
每日关注
图文推荐
热门乐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网站声明 | 隐私保护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网络用户服务 | 友情链接